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

2012-02-02 11:14来源:贵州电网公司作者:江伟关键词:贵州电网公司抗冰保电农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生命观测坚冰的巡线工

大年初一晚上,贵阳城里灯火通明,鞭炮齐鸣,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可是在贵州电网公司覆冰在线监测中心设立的应急指挥部,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紧张的气氛,因为从监控图像上看,输电线路覆冰范围在不断地加大。下午刚到贵州的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组,匆忙用过晚餐便赶到贵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了解电网运行、线路覆冰情况,以及电网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覆冰监测系统当天的数据来看,已经有95条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出现覆冰,最大的覆冰厚度达到28毫米,比值已经到了0.4,按照规定,如果比值达到0.5以后,就必须要启动融冰工作。

覆冰在加剧,而当地天气形势的预报也让人更加担心。三天来的天气预报图显示,现在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冻雨危害的最严重等级。

当晚,贵州电网公司应急办紧急召开凝冻情况研判会,决定将每天1次的巡线观冰改为2次,并于次日对部分覆冰线路进行融冰、除冰。安排好次日工作,已是夜里十点半。

第二天一早,记者陪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羽、编导刘涛、摄像师刘文,跟随贵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巡线工陈明、蒋华赶往凝冻最为严重的110千伏开永线(开阳至息烽县永靖变)。当天,开阳县的大山里冰雪封路,云遮雾罩,路面结着“桐油凝”,汽车上坡时艰难爬行、不时打滑;下坡时在“桐油凝”上“溜冰”,让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下车步行后,记者与陈明、蒋华两名巡线工在能见度不足10米的山间小道穿行,山野间是一片银白的冰雪世界,不时看到覆冰压断的大树横在路上,听到头上树枝被覆冰压断的“咔嚓”声。张羽感慨地说:“山舞银蛇,玉树琼枝,是难得的美景。而对于巡线工来说,则意味着寒冷、艰辛甚至是危险。” 他们,就是用生命观测坚冰的巡线工。

陈明、蒋华干巡检工作都超过了20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沿着高压线的方向,跋山涉水,逐个巡视铁塔、观测线路覆冰。一趟下来,需要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在跌跌撞撞地走了40多分钟后,陈明、蒋华到达了开永线54号塔。该塔位于山坡风口,刺骨的寒风呼呼直叫,吹得安全帽嗡嗡响,冻得大家直打哆嗦。

喘了几口气,陈明、蒋华拿出工具,开始对铁塔上的凝冰厚度进行测量,对高压线上的覆冰情况进行观测。陈明说,这条线路原本安装有监视探头,但由于大雾探头看不清楚,因此人工观冰将作为覆冰预警监测系统的重要补充。采样、测量、记录完全部数据并电话汇报完毕,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陈明、蒋华就在铁塔下就着冰凉的矿泉水吃起了随身携带的午饭。陈明说:“平时就是面包矿泉水,因为是春节,老婆特意给做了午饭,虽然冷了但吃着心里暖和。”吃着同样是家里做的饭菜的蒋华接过话头说,“下午还有3基铁塔需要巡检,得抓紧时间”。

告别这两个巡线工,记者又赶到220千伏(息)烽(金)阳Ⅰ回线48号塔。一路上,铁塔上的覆冰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贵州输变电运检分公司的工人们正一段一段、一锤一锤地敲打铁塔上的覆冰。在高28米的48号塔下,班长张仕杰正拿着检修工王凯、杨建辉从铁塔上敲下来的冰佗子测量,他告诉记者,“铁塔覆冰最厚的有7.1厘米,如果继续任由它加厚的话,就有可能压垮铁塔。”

“通过采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电网职工工作的辛苦和重要!在全国人民阖家团圆、喜庆佳节的时候,电网职工还要坚守岗位保障各行各业用电;巡线工人更是风餐露宿,每天要在冰冻湿滑的山路上跋涉十几公里,用他们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幸福多彩的生活和幸福温馨的家!”摄像师刘文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作者: 江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贵州电网公司查看更多>抗冰保电查看更多>农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