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本该是和父母家人一起欢度的。如果不是因为雪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新闻工作者这个特殊的身份,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外过大年,而且还是在冰天雪地的电力抢修现场,留下了一段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
1月21日,进入2012年春节倒计时,本来已经休假的我,从铜仁回家后正准备筹办年货,陪着妻子、女儿享受着难得的温馨。突然接到消息,随着持续的低温天气,松桃县境内好几条主要输电线路大面积倒杆断线,导致乌罗、甘龙、石梁等6个乡镇的电力供应几乎瘫痪,部分片区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严重影响给人民群众的春节期间用电。松桃供电局为了全面抓好抗冰保电工作,于19日就派出两路通讯员,提前深入4个受灾乡镇进行报道。凭着多年生活和工作在乌罗山区的经验,我知道一场艰苦的战斗即将来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职责及义务使然,我放弃了假期,作出了让妻女无法理解的决定——到抢修一线去。
也就是当天,我告别妻女,便只身匆忙赶往乌罗灾区。透过颠簸的车窗,沿途看到连绵的山坡上到处是皑皑白雪,成片的竹林及树木被大雪压弯压折,有些已经倒伏在路边,使得本就崎岖的山区道路更加难行。
离家当天晚上,我参加了全县在乌罗供电所组织召开的战前会议。会上领导指示,所有人员全力以赴,明日抢通10千伏石甘线和恢复局部片区供电,誓让老百姓亮亮堂堂过除夕夜。同时明确要求要作好新闻报道工作,并对第二天的采访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散完会,我收集完数据,便挑灯夜战,撰写雪灾以来当地受损情况及保电的消息稿《铜供电力职工与天“抢”电,全力保电网通畅》,第一时间发往中电网、贵州电力网等行业媒体及地方主流媒体。时针指向0:15的凌晨时分,我才进驻一家宾馆,睡意、疲惫、寒冷一阵阵袭来。入睡前我想,这个鬼天气,会不会给电力抢险工作凭添许多困难呢?
第二天一早,睡眼蒙松的我被同事们叫醒。匆匆洗漱一下,简单地吃过早餐,背起相机就随抢修队伍一起出发了。根据安排,我参与抢修的线路是位于乌罗街上10余公里的川洞坪,10千伏乌矿线是乌罗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路,它承载着该镇三分之二的用电负荷,连接川洞坪变台的支线在村民砍树时不小心压断,30户人家停电。带队的乌罗供电所所长杨建军对我说,这次抢修就是要让村民们在年夜饭前看上春晚。
雪一直纷飞不停,山路已被冰雪覆盖,因道路湿滑,抢险车行驶异常艰难;由于是大年三十,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和车辆。为了安全,车轮不得不套上防滑链,平时只要半个小时的山路,整整用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离抢险现场还很远,我们就听到了“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号子声。原来,在纵横交错的几条供电线路下,乌罗镇党委政府的熊思革书记、石志堂镇长和当地20多个村民名正在清理树障,他们赶在电力抢修之前就早早地来到这里清障,为的是给抢修人员节省时间,及早复电。
受灾现场离公路还有几百米的距离,零下4度的山坳里,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远处夹在白雪之中的民房时而飘起袅袅炊烟,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叫,给寂静的山野平添了些许生命力。如果不是那厚厚的冰凝压断了电线,如果不是刚韧的横担被扭成了麻花……这场雪,应该是丰年的征兆,但如今,这一切却变成了现实的灾难。冰雪封住了每条上山的小路,一行人只好背上工器具徒步上山,积雪覆盖的泥土,被冰雪冻成岩石一般坚硬,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踩上去硬梆梆的,湿滑不堪。一位抢修队员说,“你要注意那些被折断的树枝和悬挂在半空中的冰凌,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非常危险!加上路面滑,空手上去都难免摔倒,更不要说是扛着东西了。”
我走在队伍前面,寻找着最佳拍摄位置。由于满山都是荆棘灌木,而且地面非常湿滑,所以爬起山来异常费劲,我爬了不到五十米就滑到好几次,幸好相机被我抱在怀里,只是沾了些冰花,没有损坏。头发、衣服上也结上一层冰,我拍摄完毕抓着树枝向上溜,几乎是贴在地上才爬上山头的。
乌罗镇川洞坪地处梵净山脚下的高寒山区,最高海拔1500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地形复杂,林木生长茂密,加上冰雪,抢修施工也异常艰难。树木、电杆、电线结满冰凌,一地的残枝树叶,10米高的电杆孤独地耸立在山头,近旁,几棵钻天杨树东倒西歪,一棵枝繁叶茂穿着“冰衣”的大树压在电线上,村民们挥舞斧头清理着树障,一条10千伏导线断落在地上。满头大汗的我刚站稳脚,刺骨的寒风便扑面而来,让我们直打哆嗦,电力职工杨再谊说,整条10千伏乌矿线的抢修工作比任何一条线路都要艰难,地理环境也是最为恶劣的,因为这里地处深山,冰雪肆掠,寒风刺骨,给抢修工作带来难度。在现场,我问他:“这么硬滑的杆塔你们爬上去不害怕吗?”“不怕是假的,刚开始的时候也怕,爬几次就习惯了,工作嘛不都是这样的。”
一到抢修现场后,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抢修班长龙文高穿上厚厚的工作服,借助着登高板,试图爬上高达10米的电杆上,但由于电杆被厚厚的“桐油淩”包裹着,几次都没有成功,脚扣无法登杆,连平时最保险的登高板也排不上用场。附近的村民扛来一架木梯,10多名村民高高举起抢修人员,一群人在下面紧张忙碌着,拉着电线,顺着梯子,递给电杆上的抢修员。大风夹着小雪,天气异常寒冷,一只手操作太慢,他干脆跪在冰冷的铁架上,腾出两只手同时操作。现场扯开喉咙的号子声、奔走的脚步声、传递材料的摩擦声、抢修工具的碰撞声响成一片。没有人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所有人都只希望能尽早抢通线路。
这也许是最有意义的大年,可能一生也只有这一次。恶劣的环境中,我每抓拍一个镜头都非常吃力,一些画面深深的定格在我的心中。临近下午,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但是,电话拜年和短信祝福还是时不时地传来,我一边摁着相机快门,记录下电工抢修和群众协同作战的瞬间,一边忙着回复短信,得知我在抗冰保电现场,朋友同事纷纷发短息要我注意安全,早日胜利凯旋。
抢修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翘首仰望电杆上龙文高,在零下4度的天里,他全身早已湿透,竟然还冒出热气。尽管如此,他要一直工作到抢修完毕后,才能下来。伴随着零星的雪雨,村民们使劲地牵拉电线,比对校准,经过反复提升,最终导线准确定位,杆上抢修员迅速安装固定螺丝,拆卸、搬运、安装……“注意,接好了!1、2、3……”经过抢修队员一天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一条10千伏线路及两条400伏线终于抢修完成。16时07分,随着村民们欢快的笑声响彻白雪皑皑的山谷,川洞坪村在除夕新年钟声敲响前恢复了光明。
我被电力职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感动着,也被自己的坚守而深深感动。我告诉自己,那些在电杆上顶风冒雪冒着生命危险的抢修职工,那些运送抢修设备的村民,远比自己辛苦,自己有责任用镜头和笔,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当我在工地一角找到龙文高采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大过年的,想家吗?”龙文高家是本地人,家就在迟尺而不能回,女儿还不到四岁,“怎么不想,一看到手机上我爱人和女儿的照片就更想家,可是想也得干呀,这是咱的责任。”“今天与家人联系了吗?”“还是早上联系过一次,一是因工作时间紧,再就是这里通信条件有限。”话语间,我分明看到他颤抖嘴唇,红着眼圈噙着泪。此时此情此景,我也想到了我的妻子和女儿,本已休假的我完全有理由不来参加抢修,接到消息后,却不由自主地请缨来到乌罗抢险一线,之前我与家里就说好的,不管怎么过年总得要回家一起吃顿团圆饭的,但我却失言了,抢修现场容不得我回家了!
电通了,灯亮了,一行人归心似箭匆匆赶回所里。白天,我抓拍职工们在凛冽寒风中、冰天雪地里抢修复电的身影,而许多现场抢修新闻必须得当天完成,回来后,还要加班加点撰写当天稿件,临近傍晚时分,《铜供电力职工大年抢修感动一方百姓》的消息稿一气呵成,亦迅速发往国家、省、地电力网站和社会媒体。
天渐渐黑了,听着街头巷尾不时响起的鞭炮声,看到临街民居拂过的袅袅炊烟,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饭菜香味,我心里一阵阵的酸楚,眼泪在眼里直打转,今天可是大年三十啊。急忙拨通了家人的电话:爸妈、老婆、女儿,年夜饭摆好了吗?那杯酒替我斟上了吗?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吗?我多么希望在这个时刻能陪在你们身边啊。这个除夕,我不得不放弃与你们团聚的机会,只能在电话里向亲人报一声平安,给家人送上新年的祝福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沙溪乡双坝风电场传来好消息: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顺利投运,不仅给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注入了新的电能来源,还为铜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迈向“双碳”目标增添了强劲助力。德江县沙溪乡,这里风力资源丰沛,地势开阔,具备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双坝风电场项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提出了《关于支持贵州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的建议。他认为,贵州全社会最大负荷在持续节节攀升中,在明确现有电源的情况下,电力缺额情况较为明显,因此,亟需引入区外电力来填补缺口。他建议
“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辐射周边省区及南方区域供电,促进贵州更好地融入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周敬余提交了《关于西北清洁能源送电入黔项目直流换流站落地铜仁的建议》,继续推动青海、新疆等西
“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电力装机容量达9700万千瓦……”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激动地表示,他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已经写进了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有力推动绿电入黔。2024年,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敬余在全国两
“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电力装机容量达9700万千瓦……”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激动地表示,他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已经写进了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有力推动绿电入黔。2024年,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敬余在全国两
沿着玉新高速困牛山收费站一路向北,柏油路蜿蜒穿寨,一幅美丽村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公路两旁,路灯整齐排列。“从没有公路到高速公路通到家门口,从民居各异到统一规划治理,从日落而息到灯火阑珊……”谈起如今困牛山村的巨变,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
近日,贵州铜仁首座35kV移动变电站投运。该项目是2025年度迎峰度冬电网建设的重点项目,该型变电站是铜仁供电局首座预装配式钢结构移动变电站,具备完整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包含站用变、直流系统、五防监控系统及自动消防系统等,具有可移动、多用途的优势,可以灵活多变地解决电网负荷分配问题,以应
一轮降雨之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甘溪仡佬族侗族乡熊家寨村日前进入了忙碌的插秧季节。来到田间地头,新鲜事迎面而来:一面醒目的“南方电网农业灌溉共享用电示范点”多功能墙立在田边,农户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插上抽水泵就能实现通电灌溉。“田头安了这么大一个多用的‘充电宝’,还配了4个插座,
近日,贵州电网公司召开数字生产现场会,实地学习、观摩、研讨、总结数字生产建设工作取得成效,推进地市级数字生产建设,提升数字生产赋能效应。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积极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探索开展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实现生产指挥体系、生产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的变革,不断提升要素生产率和人才队
“电网不仅是电力供应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贵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电网发展步伐,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高效、智能的电力保障。”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在审议相关报告时说。智能电网和数字
“我是铜仁供电局张宇潇,现对你工作负责人进行工作许可前的安全交代……”近日,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500千伏松桃巡维副站长、变电智能作业班智能作业员张宇潇向现场工作负责人远程许可工作票,仅用时3分钟。在过去,运行人员驾车到站、安措布置、填写纸质工作票到现场面对面工作许可,至少需要2个
6月23日,随着中考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标志着2025年中考保电工作圆满收官。在这场关乎学子未来的重要考试期间,国网固安县供电公司全力以赴,践行“绿色希冀”品牌内涵,为考生们营造了稳定可靠的电力环境。据悉,为确保中考期间电力供应万无一失,国网固安县供电公司提前数周便开始筹备。工
近日,小麦陆续成熟,广袤田野上麦浪滚滚,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拉开了夏收的序幕。为确保夏收期间电力稳定供应,国网大城县供电公司早谋划、早部署,深入田间地头,为夏收工作提供全方位的电力保障服务。在公司统一部署下,各供电所对辖区内的供电线路及设备进行了特巡维护,重点检查了涉灌低压线
在唐山市迁安市城区,一串普通的电话号码——7684057,被一户户、一代代当地居民始终珍藏在电话簿、通讯录最醒目的位置。自1993年唐山供电公司城关电力所成立至今,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该所历经城关供电一所、迁安镇供电所两次更名,办公地址也因电网迭代升级促成多次迁移,但7684057这部7x24小时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汛期,广西、广东分别于4月1日、4月15日全面进入汛期。4月18日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过程,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部分区域降雨量较大,伴有强对流天气,给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带来挑战。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入万余人、应急发电车94台、应急发电机54台开展抢修复电和保供电工
为汇聚起全体党员和员工的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画出一个不断向外拓展、坚实有力的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同心圆”,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述职评议会,为江苏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服务地方经济、保障民生用电等方面展
1月8日3时37分,随着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1·07”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3个乡政府恢复电网供电,定日县用电负荷已恢复到震前水平,为抗震救灾第一线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按照自治区前线指挥部工作部署,国网西藏电力在做好电力应急抢修基础上,已累计为定日
电网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应急管理体系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防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应急管理、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应用、自然灾害应对、社会抢险救灾电力支援等工作,成功应对多次严重雨雪冰冻、超强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影响,为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12月10日,西华公司纪委办公室联合营销部,对公司基层供电所的劳动纪律、工作日饮酒、员工自用电公示、一周一案一析、车辆管理,违规吃喝、优质服务、新装用电用户业扩报装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经检查,各供电所都能够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值班记录填写规
应急管理体系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防线。雨雪冰冻、极端高温、严重洪涝、夏秋台风、地震滑坡……从突发自然灾害到持续性极端天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赢了一场场硬仗,在实践的检验和磨砺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应急管理体系,为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夯实基础。应急准备早一步入冬后,冷
从海内外能源形势看,工商业储能至少存在八大典型场景,盛弘股份呼吁要针对细分场景开发不同的产品应对。行至2024年,工商业储能已经被视为最具市场化前景的细分赛道。但由于工商业储能运用场景分散,仍存在商业模式模糊不清、运用场景不清晰等众多难题。今年的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上,盛弘股份带来了其对
10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24—2025年供暖季全国能源保供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决策部署,深入分析研判能源供需形势,对供暖季能源保供工
巴西当地时间6月30日上午,国家电网子公司国网巴西控股公司实施的巴西东北部新能源送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简称“巴西东北部特高压项目”)受端席尔瓦尼亚换流站正式开工。巴西东北部特高压项目是巴西历史上最大的输电特许权项目,也是近年来巴西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继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23日~6月27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安徽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6月20日,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属于陕北—安徽±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的配套送出工程之一,线路全长152.8千米,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铁塔370基。浙江浙江衢州衢江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由北方元晟(正蓝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两个联营”上都新能源外送基地增量10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得锡盟能源局核准。项目位于上都镇和宝绍岱苏木境内,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拟安装105台风力发电机组,新建2座220kV升压站,配套建设相应数量的箱变、集电线
7月1日,中国中煤于田县1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一期1000兆瓦)总承包公告发布,本工程按EPC工程模式实施,本次招标为一期10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不含220kV升压汇集站及送出线路),直流侧总容量为1128.2872MWp,交流额定容量1000MWac。招标详情如下:中国中煤于田县1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一期1000兆瓦)
6月30日,四川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带电,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设计坝高140米、库容1.338亿立方米、年均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据悉,巴拉水电站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及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首台机组投
6月30日,国网重庆电力的12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工程全部投运,其中包括9项基建工程、3项技改工程,新建及增容主变压器11台、新增变电容量236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9公里。在建设过程中,国网重庆电力创新采用整体搬运220千伏主变压器等多项新技术。其中,220千伏田家变电站1
6月30日,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辽市政规发〔2025〕3号),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指出,精简优化小微企业配套电网工程行政审批流程,通过告知承诺、审批改备案或取消审批等方式,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同步核准电源与配套送出工程,同步办理行政审批要件。同时,
长期以来,要获取零序互感阻抗参数必须双回线路同时停电,对电网运行影响较大。为此,国网新疆电力研发了输电线路带电互感阻抗参数测试装置——5月26日,在新疆750千伏喀什—巴楚Ⅱ回补强工程现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国首次750千伏线路带电零序互感阻抗测试,通过避免线路停电减少了电量损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怀来县用电负荷持续攀升,6月23日,国网怀来县供电公司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夏季高峰期间电力供应稳定,满足广大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擦亮叫响“绿色希冀”品牌。夏季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频率大幅增加,全县用电负荷急剧上升,为应对这一挑战,分公司提前谋划,精心
近日,“10—110千伏系列化架空线路带电绝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鉴定。由国家电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高克利等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一致认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35-11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绝缘涂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破解电网安全难题提供了创
6月30日,在河北廊坊220千伏霸东一线作业现场,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人员王耀堃正使用该中心自主研制的无人机搭载绝缘子憎水性检测装置,对输电线路开展憎水性检测。王耀堃操作无人机,将喷水口接近复合绝缘子,配合图传画面,精准将水雾喷洒至绝缘子表面并拍摄图像,智能AI识别绝缘子憎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