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镉”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2012-02-06 13:5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镉污染电力电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般情况下,不可溶的镉化物沉淀下来以后,就沉淀到了河床的底泥中,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有镉化物的广泛存在,这些沉淀到河底的镉化物如果量不是很大,对水体及鱼类等水中生物就不会再有大的危害,但是如果河流一些区域的底泥中镉化物浓度依旧很高,就还需要继续处理。”郑明辉表示。

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防止镉污染。据一部分环保专家所言,约80%的镉污染会沉淀江底。而镉是蓄积性毒物,其污染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富集和放大。以往的研究也证实,由于镉进入土壤,我国许多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粮食、蔬菜镉污染现象。如果广西龙江等河流沿岸最后形成了土壤被严重污染的局面,给附近居民将会造成更大、更为长久的健康威胁。

“镉污染的现实危害,在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可供使用,而进入到人体的镉,生物学半衰期长达10~30年。”因此刘富强认为,现在应对环境镉污染的有效手段,依然是预防为主,只有有效控制了污染源,才能有效防止镉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5.镉有多“毒”?

由于对重金属镉缺乏充分的了解,很多人对镉的危害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刘富强表示,进入人体的镉,会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而肾脏可蓄积镉吸收量的1/3,成为镉中毒的首要受损器官。此外,镉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中也有一定的蓄积。

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肾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此外,慢性镉中毒还可引起贫血。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粮食和蔬菜所占比重大,而根据各种食品中镉污染的监测显示:人体中的镉 80%来源于粮食和蔬菜,因此对我国而言,预防镉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最为关键的是要把粮食和蔬菜中的镉污染控制好。为此,我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粮食和蔬菜中镉含量的限定标准。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的建议,暂定为每人(60千克体重)每天的镉摄入量不超过60微克。

而2010年,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73次会议将镉的每月耐受摄入量定为0.025毫克/千克体重,这样一算,6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镉的摄入限量就更低了,即不超过50微克。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的居民群体中,很多人对镉含量的安全限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