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特许权低价中标背后的取舍

2012-02-13 09:03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风电风电特许权中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滨海近海风电场30万千瓦时项目等4个项目均在江苏省,总规模达100万千瓦。江苏省是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2020年目标为1000万千瓦,其中陆上300万千瓦,在潮间带和近海700万千瓦,年风电上网电量可达200亿千瓦时。

第二批海上风电的特许权招标项目的推出,无疑将有力促进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但2010年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的项目,在1年之后却还未能全部开工,这给第二批特许权招标工作带来了些许悬念。

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中标的4个项目的投标价普遍低于0.8元/千瓦时,平均分别为0.7779元/千瓦时、0.7070元/千瓦时、0.6881元/千瓦时和0.6882元/千瓦时,均远低于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最终确定的上网电价0.978元/千瓦时。

实际上这一价格已经接近了陆上风电的价格,但是海上风电的投资成本却是路上风电成本的2倍左右,不禁令人对中标企业未来的效益产生忧虑。“目前海上风电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高、投入大,收益存在不稳定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表示。

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则认为,各开发商为拿到海上风电的特许开发权,在评标打分规则影响下,中标电价低于预期值,接近于陆上风电电价,开发商承担着非常大的盈利压力。

但投标企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惜牺牲经济利效益换取开发权,足可见其志在夺标的决心和对产业前景的充分看好,开发企业希望抢占先机,积累经验,从而为其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铺平道路。由于第一批特许项目是以开发商、设备商和施工方捆绑的方式投标,参与竞标的企业多为资金雄厚的央企,且经营范围远远超出风电范围,因此即使海上风电盈利空间暂时较小,他们也可以承受。加上竞争会促使设备降价,也会带来成本的降低,事实上,现在机组设备价格比2006首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项目建设时下降了不少,有些设备下降50%;另外,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统一的海上风电电价和补贴政策,使开发企业对国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并不是投标企业的最终目标,积累经验、占有市场才是企业真正的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特许权查看更多>中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