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中国核电不能逆世界趋势而为

2012-03-21 16:41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关键词:核能新能源去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知道311事件前,冷战结束后,日本就开始谈论所谓“第三次开国”,即新的大改革和大转变,但这样的改革由于重重阻力和惯性,总是难以到来和加以落实。没有想到,正是311,给了日本一个重建和重生的历史机会。

日本的新生从废除核能开始。这是极其有可能的。尽管日本核能既得利益集团反对和阻碍废核。由此,日本可能把大量的投入进入替代核能的替代能源技术中。由此不仅开启新的能源时代,而且可能带来新的产业文明。

在日本之前,德国和瑞士等工业强大,原来也依赖核能的欧洲国家,早已决定“弃核”而去。如果说在日本311事件前瑞士和德国还有主张保持核能的政党和利益集团,那么,311事件一年来,这些欧洲国家已经没有一个党派认为还有可能再兴建新的核电厂。

世界核能大国法国,在311事件的冲击下,在惴惴不安中审视其核能及其出口到世界的未来。在核能的新发展中,法国显得日益保守,在德瑞两大邻国“弃核”的冲击下,并没有新的扩张计划;而关于核能的未来,法国的公众观点日益接近其邻国德国和瑞士。

目前,坚持核能的西方国家中,只有美国。人们对此不要吃惊。在“软实力”方面,美国其实并没有他的“软实力”专家吹的那么好。美国在许多方面并不能领世界风气之先。例如,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是保守和自私的。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反映了苏联解体前夜,苏联严峻的国内治理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苏联发生核能危机有着非技术的社会根源。日本这次核危机,主要也并非自然因素或者技术水平因素,而是人为因素。这在上述许多日本人士的大量文章中已经揭发出来,即“人造”的“文明”的危机。除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美国拥有世界截止目前为止第三场核危机的“桂冠”。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美国并没有像欧日那样的先知先觉、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强大的反核势力。

最为忧心的可能还不是美国,而是“新兴经济”或者“新兴大国”目前的“大干快上核能”。许多“新兴大国”把发展核能当做是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支柱。不要说不汲取美苏的核能事故教训,就是眼前的日本核事故教训,新兴大国甚至都不屑一顾。

新兴大国的制约核能发展的科学力量和社会力量有限。中国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是仅有的站出来质疑“中国核电大跃进”的人。真理往往首先是由少数人知道和坚持的。但如此的少数,加上缺少普遍的社会支持,必然寡不敌众,利益集团可以轻易扩大核能工业。也许,只有当核灾难发生(我在祈祷中国核电平安),人们才会想到何祚庥教授。

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的角度当然能轻易得出“中国需要核电”的结论,但一个国家的核电,若仅仅建立在经济增长的需求基础上,却是极其危险的。这等于是说为了增长,可以不顾后果,这不是利令智昏是什么?

最值得中国有识之士醒悟的是,欧洲国家和日本,以及美国,可能一方面“去核”,一方面发展新能源,迎接新的人类文明,而中国等“新兴经济”却不过是继续着旧的工业文明,继续吞下包括环境污染和核能危机在内的工业文明的种种苦果。由此,中国和西方先进国家、先进社会在世界观、文明观上的差距永无缩小的可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