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2012水电开发首要解决"环评关"

2012-04-05 15:07来源:中国网关键词:水电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准之殇

“核准比审批复杂。”一位长期负责项目核准的水电开发企业高管对记者说,“国家政策说优先发展水电,但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核准比较难”。

2004年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后,核准制开始实施,凡是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而是区别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旨在简化审批流程的改革,在一些企业看来却未取得应有效果。

在核准制下,水电开发企业上项目前,要先获得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即“路条”;然后凭“路条”分别到国土、环境、工商等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最后由发改委核准通过。

而此前的审批制,只要发改委通过审批,项目就具备了合法性。

2009年6月被“环评风暴”叫停的鲁地拉水电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到2012年1月最终核准,历经6年。

核准周期为什么这么长?上述长期负责项目核准的水电开发企业高管表示,“实行审批制时,有电力部作为主管部门,会牵头做这些事。现在没有电力部。”

“审批制实施多年,是一套很成熟的程序,批的人知道怎么办,被批的人也知道怎么办。”该高管认为,“改为核准制后,国家各部委都不清楚权限到底在哪个范围,什么该核准,什么不该核准;报批单位也弄不清楚该怎么办,今天补一个文件,明天补一个材料,过程比较长”。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一名资深设计专家对记者表示,核准制的项目申请报告里,有很多附件和配套的支撑材料,比如环评、土地等审查,“审查不是纯技术的,是牵扯到方方面面利益、观点、想法的协调,地方政府、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等都有自己的意见”。

“希望批的快一点,真正落实优先发展原则,不要久拖不决。”华能集团一高管建议,“如果项目不符合国家政策,确实不能干,就彻底叫停,不要拖着,一些企业投了好几十个亿在里面,如果拖着就要不停投钱进去,损失更大”。

张博庭告诉记者,2012年2月刚通过发改委核准的鲁地拉电站,其实早就把环评报告交上去了,“但数年没音信,最后是地方政府批准了截流,结果在2009年环评风暴中成了未批先建的违规工程”。

讨论平台

中国水电面临的问题,还有移民。

国家能源局一名干部“很慎重”地说:“现在水电站移民涉及人数比较多,成本也非常高。如果不做好移民工作,水电发展很困难”。

“安置一个移民,现在大概需要20万元,这还不包括未来的长效补偿。”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的一名高管说。

“现在不少水电站的移民安置费用,已经超过工程建设费用;移民费用成倍超概算。”华电集团有关人士表示。

水电开发的规则标准和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是水电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华电集团上述人士认为,移民问题最好能通过国家立法确定补偿标准,“现在各地标准不一。毕竟企业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成本大到没有经济开发价值了,还开发什么?”

据华电集团人士介绍,“水电项目的造价,过去每千瓦大约六七千元,现在已经涨到八九千元,甚至超过一万元”。

张博庭告诉记者,美国的3个水电开发机构——工程师兵团、垦务局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都是联邦政府部门,“各做各的,不在一个州里互相竞争;中国目前是全流域竞争,就出现了种种问题。”

亦有人认为,水电大发展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利润和利益集团推动。2011年,在来水普遍偏枯的情况下,五大发电集团的水电板块,除华电因贵州水电来水特枯亏损外,其余全部盈利;而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水电板块均是十几个亿的盈利。

“还是应该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对于诸多争议,中电联有关人士表示,“不要像过去那样,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是要综合考虑水电开发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