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中燃并购又起波澜 北控加入“抢亲团”

2012-05-16 10:4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中石化中国燃气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石化和新奥能源联合体收购中国燃气截止日期再次延后,北京控股集团通过两次大规模购入共约5.548亿股中国燃气股份,从而使其持有中国燃气股份比例提升至12.65%,超越韩国SK集团成为中国燃气的第二大股东。

据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北控集团于5月3日和5月7日共斥资逾16亿港元分别购入2.48亿股和1.6亿股中国燃气股票。此次所购股权与阿曼石油和阿曼基金所持份额完全吻合,相信阿曼系股东悉售手中股票全身而退。

北京国资委旗下的北京控股集团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其主要业务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其所拥有的北京燃气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企业,供气量占全北京市年用气量的96%以上。同时,北京控股持有陕京天然气管网40%股权,剩余60%股权现在由中石油旗下昆仑燃气持有。

记者试图联系北控集团,但截止到发稿,未有北控集团相关人士对此有所置评。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控股连番动作的背后隐约可以看到中石油的影子。

此次北京控股集团的收购价每股约为4.1港元,是近17个月以来中国燃气交易的最高水平。

中燃收购战各方相持不下,股东架构已由过往的股权分散,转变为富地、北控集团、SK三足鼎立,三者持股量均超过10%,合共持股量亦逼近50%。外界均认为,三大股东均不会轻易放手,新奥、中石化要购得五成以上股权难上加难,收购价基准已在北控出手4.1元以上,远非当初3.5元收购价所能及。

3月26日,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收购中国燃气,中石化和新奥能源一起提出了一个收购价,这方面已经反映了市场的公允价值。至于以后要不要提高,中石化并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不能付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所以我觉得我们已经反映了市场价格。”这一表态被媒体理解为联合体不会提高收购报价。但是,4月3日,收购联合体公告,称傅成玉的言论不构成“不提高要约价格”的声明,并保留修改要约条款的权利。此番声明,或意味着联合体不排除提高中国燃气收购价的可能性。

北控集团在这个时机以4.1港元/股高价收购中国燃气,如果低于这个价格肯定不会卖给中石化和新奥能源。这无疑给此次收购增加了难度。根据此前的要约收购公告,一旦中石化和新奥能源收购股份未能达到75%,要约收购将宣布失败。

按照中石化和新奥能源收购联合体的收购要约报价3.5元,4.1元/股的价格要高出17%。这就意味着如果其完全收购中国燃气,需要比原来预定的176亿港币多付出约30亿元。

在北控集团增持中国燃气股份前,新奥和中石化也对收购做出了调整,其4月30日宣布将收购的最终截止日期由原定的5月15日延后至7月6日。加上北控集团的强势增持,以及其背后隐约看得到影子的中石油,使得这场收购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石化查看更多>中国燃气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