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十二五规划 核电重启只差临门一脚

2012-06-01 09:15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关键词:国务院核电安全核电重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听取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核电重启的曙光越来越近。

据报道,会议指出,国务院2011年3月16日常务会议听取了应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对全国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地震、海洋等方面专家,用9个多月时间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形成了《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的建议》阶段研究报告。今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对进一步深入检查及落实整改措施作了部署。

安全检查的总体结论是:我国核安全标准全面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民用核设施在选址中对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进行了充分论证。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和运行等各环节均进行了有效管理,总体质量受控。

检查认为,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满足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要求,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

检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个别核电厂的防洪能力不满足新的要求,个别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抗震能力未达到新的标准,部分核电厂未制定实施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比较薄弱等。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迅速组织整改,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根本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核设施与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基本形成综合配套的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能力,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会议同意公布《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向社会征求意见。

记者了解到,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之后,国务院2011年3月16日出台核电“国四条”,提出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作为核电重启的重要条件,核安全规划的通过为新项目审批启动创造了前提。而且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表述中,首次将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放在风电、光伏的前面,这也说明了国家支持核电发展的态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国家能源局一系列涉及核电计划的下发,更是进一步释放出核电即将重启的积极信号。5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12年度第一批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科研计划》,投入科研经费将达9.51亿元,其中涉及核电安全技术研发的费用占70%。在之后28日,国家能源局向中广核、中国核电工程等多家单位下达2012年核电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各单位须在2013年底前完成。

虽然核电审批重启的靴子尚未落下,但市场早已做出了反应。上周,四川省仁寿县云端核电设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高达70亿元。国海证券的报告认为核电投运规模到2020年将增长超过6倍,核电运营、核燃料及其它电站耗材等相关子行业将有望迎来一轮高速增长期。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开闸”的将是核电安全标准的升级。赵成昆告诉记者,在核安全规划中,对核电厂的抗震抗洪能力、可靠电源的供给能力、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环境检测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将是今后国家核安全局对采用二代核技术的核电站进行安全改进的重要方面。

据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介绍,虽然200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核电厂设计安全要求》,但二代技术改进型的核电厂严格来说并未达到其中的要求标准,而随着对核电安全性的要求上升到新高度,未来的核电项目审批将主要集中在采用三代技术的沿海核电站。

“现在我估计要批的就是中俄已经达成协议要建的田湾核电站3号、4号机组项目,属于引进技术,安全性上可以保障。还有一些部分项目已经建成的核电站,未建的连体项目也会开建,比如阳江核电站4号机组和福清4号核电机组。而内陆核电项目近期不会审批,因为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张禄庆补充说。

“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通过 核电重启半扇门已开

核电重启只差临门一脚。

昨日,《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下称《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一位核电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规划》通过相当于核电重启的门开了一半,一旦国家能源局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核电安全规划》获得通过,核电项目就真正“重启”。

不过,在上述规划获得通过前,业内对于是否应适度压缩核电发展目标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安全“过关”

去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宣布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核电自此陷入停滞状态。

“不管是几代技术,安全性都是优先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不过今年以来,核电重启的呼声甚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分析,《规划》主要是从安全角度保障核电发展,通过后,早期在建的项目就可以运行。

徐銤认为,《规划》通过,表明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已经有意识、有能力确保核电机组的安全,对核电行业是个好消息。

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公布了《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提出,“民用核设施在选址中对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进行了充分论证。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和运行等各环节均进行了有效管理,总体质量受控。”

“个别核电厂的防洪能力不满足新的要求,个别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抗震能力未达到新的标准,部分核电厂未制定实施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比较薄弱等。”

但报告同时称,针对这些问题的整改已经取得了成效。

《规划》提出,核安全根本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

争议犹存

“只能说(核电重启的)门开了一半。”中广核科技研发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杨玉中对本报记者称。

杨还进一步分析,安全规划是技术层面达到什么要求的文件。而未来发展到什么样,具体在哪里上项目,还要看国家能源局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

除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尚有《核电安全规划》,两者针对的范围不同。早在日本福岛事故之前,国家能源局就着手制定《核电安全规划》。

两个规划此前已经提交给国务院,但迟迟未获批。其中最大的争议在于核电的发展目标。

最初披露的核电“十二五”目标为,2015年建成核电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目前一种说法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将下调至6000万千瓦或7000万千瓦,还有说法认为会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目标不变。

目前除了核电目标,还有内地核电的争议。一方认为内地不应发展核电,太危险,另一方认为核电不能放弃,内地核电安全性有保障。

《规划》通过后,核电装机目标则成为下一个焦点。徐銤预计,《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新的核电项目批准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会议还同意公布《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向社会征求意见。

国务院通过核安全十二五规划 受益股解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听取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会议指出,国务院2011年3月16日常务会议听取了应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对全国核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地震、海洋等方面专家,用9个多月时间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形成了《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的建议》阶段研究报告。今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对进一步深入检查及落实整改措施作了部署。

机构研究:

国联证券:国家能源科研启动关注核电等概念股

国联证券5月28日研报称,国家能源局日前下发2012年度第一批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科研计划,拟定22个项目逾100个课题作为今年国家能源科研重点,今年首批能源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集中在核电、火电、风电、智能电网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研报称,就光伏产业而言,因欧洲光伏市场的抢装期即将结束,下半年市场需求将主要来自北美、中国和印度,目前多数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因此建议投资者仍需谨慎参与制造端,可适当关注参与电站建设的企业。此外,因核电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在“第八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表示核电项目审批可能6月重启,研报认为核电板块可能会在短期出现事件性机会。

此外,研报称,国家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锂电池作为重要的动力源将迎来巨大市场空间,投资者可适度关注相关概念股。而风电方面,风机大型化以及海上风电的发展仍是风电今后趋势,目前风电机组价格仍被全面压缩,且仍具有较大下降空间,建议谨慎参与。

光大证券:给予核电板块“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日前发布核电行业系列报告称,2011年初随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行业进入谷底,但核电审批的大闸或将在年内开启,行业景气度回暖,将逐步走出谷底。而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短缺的现状,也给核电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明后两年有望迎来设备采购高峰,未来五年有望迎来4500亿的市场空间。

报告称,核电行业整体业绩估值已经见底,2012年核电板块的热度将会逐步回暖。上调行业评级至“买入”,推荐关注核电主设备板块的行业龙头上海电气,核阀门的主要生产商江苏神通和中核科技。

安检结论称总体质量受控 核电重启再近一步

历时9个多月的核电安全检查,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

昨日(5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听取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通过上述检查得出的结论认为,我国核电安全的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核电厂在各个环节采取了有效管理,其总体质量受控,安全有足够的保障。但同时也提出,个别核电厂的防洪能力、抗震能力尚不能满足当下的要求,部分核电厂未制定实施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比较薄弱等。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迅速组织整改,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就在此前一天,中科院召开了核能重启研讨会。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其通过的规划再次引发业界关于“核电重启”进一步临近的猜想。

核电总体质量受控

自去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以后,国务院在当月发出通知,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核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为期9个多月。

在此期间,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的检查组组织核安全、地震、海洋等方面专家,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

此外,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形成了《新形势下我国核电发展的建议》阶段研究报告。

今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对进一步深入检查及落实整改措施作了部署。

安全检查的总体结论是,“我国核安全标准全面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民用核设施在选址中对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进行了充分论证。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和运行等各环节均进行了有效管理,总体质量受控。”

检查认为,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满足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要求,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汤紫德向记者表示,我国发展核电的总体思路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而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有着最为严格安全标准的技术。

根据汤紫德的介绍,未来AP1000技术将是我国核电的主导技术,尽管现在还没有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但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

个别问题已组织整改

此前,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协调委员会委员邹树梁表示,调查初步结论是核电厂应急安全设计规范普遍达标,但多数机组欠缺抵御多重极端自然灾害叠加事故的能力。

他的说法得到了印证。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在9个多月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个别核电厂的防洪能力不满足新的要求。

同时,个别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抗震能力未达到新的标准,部分核电厂未制定实施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比较薄弱等。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核电安全检查中一共发现了14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已经完全解决,有的尚未解决。

据了解,“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迅速组织整改,现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其总体目标是,核设施与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基本形成综合配套的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能力。

另外,“要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此次会议上还同意公布《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每日经济新闻)

远景目标拟定 核电解冻在即

国务院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自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停滞了近15个月之后,中国核电审批已接近解冻。

5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听取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核安全规划与核电中长期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被视作中国核电审批重启的重要标志。去年3月,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昨日中国政府网的报道提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公布《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核电审批重启前,仍需完成一定的程序。

核电规划目标之争

争议最大的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到底是多少,上述报道并未提及。

“现在业内比较认可的是7000万千瓦这一数字,但这次上交的终稿到底写了多少,我们也并不清楚。”一位核电业内人士称。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最终数字肯定低于8000万千瓦。据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人士称,此前国家能源局曾经向国务院递上了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的中长期规划,结果被打了下来,要求重做。

“核电界现在压力也很大,包括设备制造商,大家都希望规划数字能够尽可能高一些。但争取下来之后,大家普遍感觉7000万千瓦差不多到顶了。”一位核电业内人士称。

中电联最新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称,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减少1000万千瓦,调减到规划核电装机规模7000万千瓦,主要是调减了内陆核电,而沿海核电只是做了适量调减。

“据我们了解,十二五期间,内陆核电启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一位核电业内人士称。

中国证券报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工程院在5月29日召开了核能研究课题组研讨会。与会人士对重启核电没有大分歧,主要是在核电新增目标上还存在不确定。中国工程院核能研究课题组建议,在2015年装机约4000万千瓦规划的基础上,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达到6000万-7000万千瓦,新建约3000万千瓦。

与核电预估的规划不断缩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岛核电事故之前,核电装机规划的节节上升。2007年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称,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而在2010年上半年,有消息称,2020年的核电目标有望调整为7000万千瓦。到了当年下半年,甚至有消息称将提升至8600万千瓦。而到2010年12月,中电联在《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指出,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000万千瓦,力争达到1亿千瓦。

“核电安全有保障”

福岛核电事故的发生,无疑为核电热泼了一盆冷水。安全性也成为了核电审批停滞期间的主要检查对象。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地震、海洋等方面专家,用9个多月时间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3台待建核电机组,以及所有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中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形成了《新形势下中国核电发展的建议》阶段研究报告。今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综合安全检查情况汇报,对进一步检查及落实整改措施作了部署。

会议称,安全检查的总体结论是:中国核安全标准全面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民用核设施在选址中对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进行了充分论证。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建设、调试和运行等各环节均进行了有效管理,总体质量受控。

检查认为,中国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基本能够满足中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满足中国现行核安全法规要求,风险受控,安全有保障。

检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个别核电厂的防洪能力不满足新的要求,个别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抗震能力未达到新的标准,部分核电厂未制定实施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规程,海啸问题评估和应对基础比较薄弱等。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业迅速组织整改,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议确定,中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根本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总体目标是:核设施与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基本形成综合配套的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能力,保障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核电新建项目重启箭在弦上

5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业内分析认为,规划获通过标志着自去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停滞不前的中国核电发展终于迎来重大转折,预计接下来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也将进入审核程序,而社会普遍关注的核电新建项目重启也指日可待。

中国证券报记者综合各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已上报到国务院的《核电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机目标数字最终定格在70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相关权威人士近期也表态,2010年版《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8000万千瓦目标数字已做修改,建立在安全高效基础上的核电中长期发展目标为6000万到7000万千瓦之间。

相关分析指出,核安全规划如今已获正式通过,标志着核电重启闸门正徐徐打开。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务院还将就《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进行审议,新建项目重启尽管没有此前市场预期的那么快,但确已为时不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务院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电重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