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东软王楠:云计算对东软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2-06-04 14:38来源:千龙网关键词:东软云计算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楠博士,在第十六届中国软件博览会上向IT168记者透露,云计算等技术对于东软即时是挑战又是机遇。

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 催生产业变革

提到东软,众所周知,东软是1991年成立的一家软件企业,创立于东北大学,1996年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发展至今21年,拥有了2万余名的员工,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软件提供商和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医疗IT解决方案和健康服务的提供商。

东软在40多个城市建立了营销与服务的网络,作为一家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更注重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注重产学研的互动,在大连、成都和沈阳建立了东软自己的学院。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给软件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政府规范了七大战略型的新兴产业,其中以云计算、互联网、无线互联网等新兴的基础是主力的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软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作为软件行业的一员,我们最应该思索的就是给软件企业,给软件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王楠说道。当前,技术不再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当我们看到云计算的时候,云计算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网络及计算、网格计算,是现在新一代云计算概念都是它的前身。

“新的云计算,带来的更多的是软件行业在商业模式方面的变革。应该说,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对软件企业的思索,更多的在于不是技术革新,它对于商业模式的革新的意义远远大于技术的革新。”

物联网更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融合,更多的是技术融合的概念。作为一个软件企业,当我们看到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关注点就在通过感知技术、机器通讯的技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融合以后的物联网,更多的在于应用的落地,去找到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的业态。

移动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移动互联网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通过我们中国的人口基数,我们巨大的用户基数,支撑了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从2004年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从300多万户增长到了3亿多户,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规模也达到了5000多亿的规模,特别是在应用服务的方向,它是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

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会看到过去的成功是走了一条模仿和跟随的道路,是通过西方发达国家,当它有了一定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创新的时候,如何在中国做本地化、客户化,这个是过去我们发展的道路。

未来,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的方向上,能够可持续的规模化的增长,这个是需要思索的未来,如何有中国自己本土的真正的创新级、世界级的应用,持续的拉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是我们应该思索的未来。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作为软件行业的一员,东软我们在面向这样的一个趋势和机遇的时候,我们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大家都在讲新一代软件发展,随着新的技术带来的是融合化、服务化、体系化,这么多的发展趋势当中,我们到底该如何规划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来为社会民生,来为整个产业链的整合,持续的创造价值。

王楠指出,技术和应用和业务的结合以及技术拉动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这是东软在面向未来思索的主要出发点。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和应用的融合,为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平台。同时,新技术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了可能和支撑,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支撑,助推产业升级和企业的转型。

东软战略的思路两个关键词——融合和创新

第一、 加强技术与应用的融合,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寻求市场必须的,特别是大规模影响社会民生,可以持续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应用领域,在这些领域构建创新型的应用与服务。同时创新不只是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面向未来会从技术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向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的转变。

目前,东软的业务定位主要在于两个核心:一个是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我们服务于电信、电力、金融、政府、制造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众多的支撑行业。

另一个方向,在于产品工程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在嵌入式软件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目前我们的软件已经在很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无论是数字家庭的像数字电视、摄像机、DVD的产品当中,还是在移动终端,无论是手机,包括车载的信息系统以及IT产品当中来运行,我们的客户遍及世界各地。

在过去,东软一直在注重全球化、规模化的发展,目前东软在全球已经拥有各类客户15000多家,其中全球领先的大型客户300家,在国际业务的总营收方面,占到了整个营收的35%。在全球化方面,在欧洲,在日本,在美国,布局了我们全球的研发网络和交互的网络。

面向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东软立足成为云城市的建设者和服务者。东软选取了五个重点的方向都是跟民生紧密相关的包括健康云、教育云、交通运、企业云、政务云、能源云来支撑在整个城市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以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应用推动东软的全面发展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答案。换句话说,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健康管理的无边界、动态、实时和连续的干预,以及信息的管理。从这儿大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新的信息技术方面,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融合点。

对于东软来讲抓住这样的融合点,开发出新的应用的同时,东软也在做自身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变。东软原来传统是B2B的业务,现在随着熙康的业务开始从B2B转向了B2B、B2C,通过政府、医院、企业的合作,服务于每一个终端的个体,这就是持续未来的创新模式,也改变了东软未来的营收的模型。

王楠指出,一方面我们认为整个的软件行业正在进入另一个新技术、新概念蓬勃涌现的时期,对于软件企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面临的话题就是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超越。新时期,东软的战略思维与相关主管部门正好是非常匹配的,我们觉得应该从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转向从以需求拉动应用,并且创造价值的一个体系为中心的思维。通过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经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企业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