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国页岩气发展应分“三步走”

2012-06-14 11:53来源:科学时报关键词:页岩气天然气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大“试验区”建设

中国页岩气与北美页岩气相比,有三大特殊性:一是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构造活动较强;二是陆相页岩热演化程度较低、分布非均质性较强;三是地面多为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表,埋藏较深,还面临水资源与环保等问题。上述特殊性决定了我国难以照搬美国成熟技术,需要开发出适合我国地质与地面条件的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开采技术。

因此,要通过加大试验区建设,从技术对策、体制机制、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试验,探索形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页岩气的开发模式,真正发挥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利用。

页岩气开采方式上,可先采用直井钻探获取关键参数,后采用丛式水平井+同步压裂或交叉压裂的平台式“工厂化”作业模式进行开采。对每个平台部署多少口井、控制多大面积范围,对页岩气生产最经济有效等问题,需要通过示范区建设来解答。

目前,水平井多段压裂、可钻桥塞、压裂液、微地震监测等是目前页岩气技术突破的重点。

加强“生产区”规划

美国已投入开发的页岩气井产量递减规律显示,一般初期产量较高但递减很快,1~2年产量递减80%~90%,后期产量递减缓慢,且生产井寿命可达20~30年。加强井间接替,特别是区块接替,是实现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的关键。

因此,在明确我国技术开采储量、工业化开采的核心区数量后,可以预测我国页岩气可能的产能和产量规模,从而将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与常规天然气统一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为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国天然气工业刚进入快速发展期,管网系统和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绝大多数地区页岩气开发缺乏现成的管网系统予以支持,需要配套建设地面集输系统和骨干管网,这必然会增加成本,降低页岩气开发利用的经济性。

笔者认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见显著成效,下一步关键是要按照“三步走”路线图,加快明确全国有多少个核心区,尽快形成我国不同类型页岩气开采模式,科学、整体和经济地部署我国页岩气产能规模和产量指标,最终实现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支撑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