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政策正文

三部委发布核安全规划 新一代技术促内陆核电发展

2012-06-19 11:59来源:北极星核电网关键词:核安全内陆核电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之后,这部给未来核电安全“定调”的规划近日被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这份由国家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防治水平全面提升。

据了解,我国核电存在重水反应堆、原型微型反应堆等多种堆型,而在技术方面,有二代技术、二代加技术等。这其中,“部分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抵御外部事件能力较弱。早期核设施退役进程尚待进一步加快,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需要妥善处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员称,类似的环境问题在内陆可能会更突出一些,所以未来可能会对内陆的核电项目予以放缓。不过,从整个国际上来看,内陆核电站的占比更多。随着AP1000核电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引进,内陆核电的发展也会成为一个趋势。

除去多种机型等带来安全挑战之外,我国核电科研力量方面还较为薄弱,具体为核安全科学技术研发缺乏总体规划;现有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

《规划》指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尚不完善,监测能力需大力提升。核安全公众宣传和教育力量薄弱,核安全国际合作、信息公开工作有待加强,公众参与机制需要完善。”

前述研究员向记者表示,从我国整个能源体系来说,随着煤电带来的环境等诸多方面问题,发展核电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所有的技术都有安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藉此,《规划》也对近期的工作做了安排,将对运行核电厂逐项排查并完成有关门窗、通风口、电缆贯穿和工艺管道贯穿等的防水封堵。

对在建核电厂,依据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完成设计安全水平再评估,修订建造许可证条件。

在建核电厂营运单位在首次装料前落实全部许可证条件要求。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核电工程建造质量和安全,落实独立第三方监理,执行核电建造队伍准入制度。

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摘要)

前 言

核安全事关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事关环境安全,事关公众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业绩。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立即做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本规划结合全国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和日常持续开展的安全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当前核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确保核安全、环境安全、公众健康为目标,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了 9项重点任务、5项重点工程、8项保障措施,力争至“十二五”末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到 2020年,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为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安全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