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新产品新技术正文

“人造太阳”:核聚变能联网发电又前进一大步

2012-06-20 09:1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人造太阳核聚变联网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人类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能源,它可开发、可持续、安全可靠且取之不尽,与此同时,这种“理想”能源要最终实现商业化。核聚变让人类可以驾驭太阳和星星,从中获取史无前例的巨大能源。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正试图在实验室中实现“人造太阳”的壮举,他们也面临着各种阻力。

据外媒6月11日报道,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发出一项隔离和稳定中心螺线管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用于正在开发中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此举将利用核聚变能联网发电的可行性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相对于目前使用的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而风险却小得多。

田纳西大学机械学教授大卫·埃里克、航空航天学教授马杜·马杜卡尔和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马苏德·帕兰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ITER项目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实验成功地测试了隔离和稳定中心螺线管的技术。该实验装置是ITER的主架构,同时这项研究也关系到ITER项目的进展。

马杜·马杜卡尔表示:“ITER的目的是实现聚变能联网发电。核聚变的能量要比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更加安全和高效。我们不会再面对像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的核裂变反应堆发生失控所带来的危险。此外,核聚变反应几乎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

“人造太阳”的希望

ITER是介于当前的等离子物理实验装置和未来的核聚变发电站之间的一个试验性步骤,其目标是要建造第一个可自持燃烧的核聚变实验堆。从技术上说,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

“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该计划是人类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的聚变能源梦想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个计划在30年的运转周期里预计耗资超过100亿欧元,参与者有包括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在内的33个成员国,覆盖全球60%的人口和80%的GDP。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团队,共享各自的资源,以满足这一概念实现规模化生产所需的科学与工程技术。

ITER的使命是证明核聚变能在工程和经济上的可行性。ITER需要取得技术上的关键突破:稳定地越过1022的“聚变三重积”,超过能量的“收支平衡点”,实现10倍的能量增益Q值,证明利用核聚变能在工程上是可行的,并具有实用的经济价值。

目前,一座示范性反应堆正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卡达拉舍建造,预计2020年开始运行。这项工程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发电的相关技术,为建造未来的聚变能示范电站,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造太阳查看更多>核聚变查看更多>联网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