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人类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能源,它可开发、可持续、安全可靠且取之不尽,与此同时,这种“理想”能源要最终实现商业化。核聚变让人类可以驾驭太阳和星星,从中获取史无前例的巨大能源。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正试图在实验室中实现“人造太阳”的壮举,他们也面临着各种阻力。
据外媒6月11日报道,美国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研发出一项隔离和稳定中心螺线管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用于正在开发中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此举将利用核聚变能联网发电的可行性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相对于目前使用的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而风险却小得多。
田纳西大学机械学教授大卫·埃里克、航空航天学教授马杜·马杜卡尔和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马苏德·帕兰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ITER项目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实验成功地测试了隔离和稳定中心螺线管的技术。该实验装置是ITER的主架构,同时这项研究也关系到ITER项目的进展。
马杜·马杜卡尔表示:“ITER的目的是实现聚变能联网发电。核聚变的能量要比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更加安全和高效。我们不会再面对像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的核裂变反应堆发生失控所带来的危险。此外,核聚变反应几乎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
“人造太阳”的希望
ITER是介于当前的等离子物理实验装置和未来的核聚变发电站之间的一个试验性步骤,其目标是要建造第一个可自持燃烧的核聚变实验堆。从技术上说,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
“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该计划是人类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的聚变能源梦想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个计划在30年的运转周期里预计耗资超过100亿欧元,参与者有包括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在内的33个成员国,覆盖全球60%的人口和80%的GDP。他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团队,共享各自的资源,以满足这一概念实现规模化生产所需的科学与工程技术。
ITER的使命是证明核聚变能在工程和经济上的可行性。ITER需要取得技术上的关键突破:稳定地越过1022的“聚变三重积”,超过能量的“收支平衡点”,实现10倍的能量增益Q值,证明利用核聚变能在工程上是可行的,并具有实用的经济价值。
目前,一座示范性反应堆正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卡达拉舍建造,预计2020年开始运行。这项工程为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能直接用于商用聚变发电的相关技术,为建造未来的聚变能示范电站,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在科幻作品中,核聚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回到现实,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我国新一代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核集团的卢铁忠表示,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我国核能发展将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将加快推进。核能“三步走”战略是指中国核能发展的长期规划,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热堆、快堆和聚变堆,其中的热堆代表就是“华龙一号”。截至目前
2月28日,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之际,中核集团在京举行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与其他代表委员们集体亮相,积极回应社会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传递核行业声音。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CGTN、科技日报、中国电力报、微博、知乎等32家中央媒体、行业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上,能源科技创新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命题。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如何以科技创新重塑能源版图,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能源转型浪潮,必将成为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重要议题。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去年全国两会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4月16日,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新奥引领的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同时也标志着新奥“玄龙-50U”装置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迈出氢硼聚变商
上海未来启点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及其管理人上海未来启点私
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
3月25日,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强势上涨。截至收盘,常辅股份以30%涨幅涨停封板,天力复合涨超20%,哈焊华通、中洲特材等封20%涨停板,中国核建、中国核电等纷纷红盘。消息面上,我国多个核聚变试验装置取得进展。近期,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
日前,衡水市生态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荣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安装之星是我国安装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是国家级工程质量奖项。衡水市生态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次申报并获得中国安装之星奖项,彰显了该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衡水市生态循环产业园
9月初,福建省永春县湖洋电站控制室。生态下泄流量数据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现,电站负责人说:“生态流量数据每15分钟自动上传一次,一旦低于规定的流量,系统就会报警,电站就会被通报。”已运行25年的湖洋电站,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如今,电站顺应新时代农村水电绿色发展潮流,探索小
4月1日,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开发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浙江省首个海上风电场——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区工程建设,全部63台风机机组将于4月10日实现联网发电。整个风电场规划海域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规划装机容量252兆瓦。在国电电力浙江舟山海上风电开发有限公司顺利施工的背后,还有一个“幕
句容茅山的贫困户向记者反映说,为了精准扶贫,今年3月,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和扶贫办给他们免费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不仅能免费用电还能卖电、拿补贴。可如今,这个工程却迟迟不能完工。居民张先生说,安装工作很快,3月28日,他家屋顶的20块发电板就全部安装完毕。可自从安装后,就没人过问这件事情
作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年底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最新公布的全国市场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初步测算,初期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体量或超50亿吨,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可达千亿元以上。来源:微信公众号计鹏新能源ID:jipengxinnengyuan目前,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
1.《关于推进安徽省电能替代的实施意见》印发:2017-2010年替代电量90亿千瓦时以上《关于推进安徽省电能替代的实施意见》于8月16日印发,意见中称,将加快推进安徽省电能替代工作,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结合区域和行业用能特点,综合运用财政、物价、环保等
能源互联网是新型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以下特点:(文章来源:售电星星ID:zcm32597作者:陈琬珣)能源互联网发电体系包括常规能源、大规模新能源和大容量储能,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包容多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形式。然而,可
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诗句生动地勾画出永春群山叠翠、河流纵横的景象。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隶属泉州市管辖。永春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12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量11.9万千瓦,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的先行者永春有电始于1906年。当年,
日前,在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长汀县濯田镇永巫村,10座密集式烤房的顶上,太阳能电池板闪闪发光。这座光伏电站联网发电不到两个月,就实现收入万余元。村主任陈火升介绍说。只要有阳光,躺着都能发电。从目前情况看,长汀村级光伏电站发电稳定。今年以来,长汀9位省派驻村干部通过村集体、村集体+贫困户
日前,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远东智慧能源收购江苏卡欧宜能电气有限公司60%的股权,价款总计人民币5,112万元。这次交易是继收购北京水木源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远东智慧能源在配电领域的又一并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能源互联网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户端的全产业链布局。可有效
如果你在家里屋顶上建了一个分布式光伏电站,不仅满足了你家里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在微网内将电卖给周边的企业或直接为过往的汽车充电。这是人们对于未来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模式的向往,也是未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点,用一个更时尚的词汇来说,它就是能源互联网。相关阅读:5万亿元市场红利 能源互联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