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我眼中的潘家铮

2012-08-01 14:27来源:中国能源报 李永立关键词:潘家铮水利电力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八年奋战圆了三峡梦

我记得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一个多月,很多新闻媒体要配合截流的宣传做一些节目,纷纷前来采访潘总。10月14日,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的紫玉饭店开会,中央电视台的人马前来采访拍摄,主持的记者就是白岩松。在采访结束时,白岩松很随意地问了潘总一句:截流时您会不会坐在主席台上呀?潘总说:这要看情况和安排,也许不会吧。没想到,这个回答竟一语成谶。半个月以后,也就是10月31日,潘总因胆囊炎急性发作住进了医院,因为情况紧急,当天晚上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那一天晚上,钱正英副主席和汪恕诚部长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直到凌晨1点医生出来报告手术成功后才离开。这一天距大江截流只有八天。这八天对于潘总来说留下了一个终生的遗憾。他太爱三峡工程了,那是他晚年魂牵梦萦的一个地方。若把三峡工程建设比做一场战役的话,他岂止是一个战士,他是这场战役指挥集体中的一员,一位参谋长。可是,就在大决战到来之前,只差八天,他病倒了,不能亲临那个战场了。可以想象得出,这在他心中留下了多大的遗憾啊。

潘总手术后非常虚弱,一直躺在病床上。一天早上他为难地对我说:“小李,去问问护士,8号那天能不能借咱们一台电视机,看一看大江截流。”我找了医院,对方还不能解决。正好那天陆延昌副总经理到医院看望,临走时对我说:“潘总无论需要什么东西,有什么要求,直接跟我说。”我说:“他只想8号那天能借一台电视,看看三峡截流。”陆总动情地说:“我回去就让办公厅的同志送来”。当天,总值班室的同志就把电视送到了病房。

11月8日那天,潘总早早儿的就醒了,让我给他打水盥洗,又让我把电视机打开,把病床摇高,然后就靠在那儿,静静地等着。截流的直播开始了,他就一直靠着床静静地看。不知饿、不说话,也没有表情,从早上8:00看到晚上5:00。那一天,他的心情我无从揣摩,但是,看着他手术后明显消瘦而苍白的脸,看着他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我忍不住想流泪,我觉得他一下子老了很多,我从他身上看到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事业心和爱国心。

潘总老了吗?是的,年龄上是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大江截流后过4天,就是他整七十岁的生日。容貌上也是老了,身体瘦了虚了,精神上有些疲惫了。但是,他的工作责任心丝毫未减。大江截流后的第二天,他就让我把笔和稿纸拿来,说工程院那边还有许多事情必须完成。当他实在无法执笔时,就躺在病床上叫我坐在床边说:“我写不了,我说,你记。”他说一句,我就记一句,那天记下来的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道德行为准则》的初稿。有谁能想到,这个约束几百名工程院院士的准则的草稿是他躺在病床上拟就的呢。当然,这个准则不收录在这部文选中,如今已作为指导工程院院士行为的重要文献收录在中国工程院的年报里。

常常有人问我:“你跟潘总这么多年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总觉得难以启齿。我想说我学会了做人,可是又怕人家笑话。“都什么年代了,真本事没学到,学做人,太迂腐了吧?”确实,在潘总这样的大学者身边呆十年,双博士学位都应该读出来了,可是我既愚又惰,只取得了个函授研究生称号,似乎是荒废了大好时光。但是,我多少也学了些东西,首先还就是怎么做人,这是从文章背后学到的。

如果非要问我学到点什么实质性内容的话,还有一个回答:“学会一点思维方法”。这么说同样可能引人发笑:认为幼稚或吹牛。是的,思维是非常深奥的学问,我只不过从潘总身上和文章中学到一点点,略有心得而已。这一点点就是唯物辩证法,就是要在思维中有意识地应用一点辩证法。当然,知识产权是马克思的,大家也都读过点辩证法,但真要运用它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很难做到。潘总不是哲学家,可我总觉得他的言行深符辩证原则,在他熏陶下,潜移默化地也影响了我。当然,要达到自然而然地运用,且能融汇贯通、得心应手,那又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了,是目前我所不能企及的。

(注:该文为潘家铮同志秘书给《潘家铮院士文选》写的跋,题目为编者所加,文章有删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潘家铮查看更多>水利电力查看更多>三峡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