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特别报道:我国页岩气商业之路还有多远?(组图)

2012-08-06 14:15来源:新华网关键词:页岩气大安寨胡东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常规”瓶颈亟待突破

今年3月16日,我国第一部《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出炉,规划提出,到2015年,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年,到2020年,产量最高达到1000亿立方米。

页岩气开发已是大势所趋,但伴随着开发的热潮,开采技术制约、环境污染、初期投入大、开发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方面仍面临争议。

页岩气的开发,破颈之方必不可少。因为没有一套“非常规”的技术,难以擒获“潜伏”于地表之下几千米的页岩气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晚、差距大。在资源评价和水平井、压裂增产开发技术等方面,尚未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体系。同时,我国页岩层系时代老,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埋藏深,对开发技术要求更高。技术攻关已经成为了油田人的一块心病。

江汉油田人一边不断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一边不断消化吸收、强化攻关。终于压裂技术国产化取得突破,由井下测试公司自主研发的页岩气泵送复合材料桥塞分段封隔(压裂)技术在斜面4-16-斜36井运用获得成功,打破了以前完全依靠国外技术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目前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60-70%,但在勘探阶段仍有很多技术,例如,油基泥浆、旋转导向还都是用的国外的工具。

习传学激动地告诉我们说:“想要通过我们这个产能示范区建设推进技术的国产化,油基泥浆我们要国产化、工具设备我们要国产化,通过这个示范区的产能建设把国产化率尽量达到百分之百。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页岩气的开发,除了技术攻坚外,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开采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都是勘探、开发、集输处理过程中的“伴生物”。

我国目前勘探到的页岩气大多赋存在地下2000米至2500米,比大部分饮用水埋藏深。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都还处于初探阶段,随着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排水采气井数量将逐年增多,采气净化污水逐年增加,需回注地层的污水量也将逐渐增大,污染防控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现资源开采的同时,更好的去保护环境、减少生态污染,也是产能示范区工作任务的重点。“大安寨项目开展了全方位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识别,积极做好了工程建设环境评估,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监测,打造生态工程,其中平层钻井技术,基本上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HSE办公室主任周伯均告诉记者。

商业之路还有多遥远?

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页岩气的产量还非常小,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勘探南方分公司首席专家胡东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末我们争取建设3-5亿的产能,可以投入开发应用。同时,我们也跟国外的一些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比如BP、壳牌,以提高我们勘探开发的水平和能力”。

页岩气能否成为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后备领域,能否形成产业化规模并为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作出贡献,还需解决技术、制度、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页岩气能否快速走上商业应用之路,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开采输送至千万百姓家。资源前景、单井产量、气藏规模、投资效益等问题仍需艰苦探索。

“页岩气资源评价、储量计算和产能预测方法还需要探索,页岩气评价技术和核心工艺技术还未完全掌握,前期评价成本高,科技攻关投入大,我国南方的自然地理特点又使得土地征用成本高,地质勘探成本高、钻前工作投入大,加之气藏埋藏较深,又造成钻井、压裂等作业成本高,所以短期内大规模量产还存在较大差距。”胡东风对记者坦承。

中国的页岩气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多少年?胡东风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但他表示,有决心争取在比较短期内能够取得四川盆地的页岩油气的真正的突破,形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开发区,为国家提供更清洁的能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大安寨查看更多>胡东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