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页岩气:技术跟不上 “神马都是浮云”

2012-08-20 14:24来源:金融界网站关键词:页岩气新能源民间资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在重庆与四川交界处的梁平县福禄镇山区,高耸的钻井架与穿着亮橘红工服的钻井工人让山沟里显得有生气了许多。这是中石化首个也是国内首个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涪陵大安寨示范区。记者实地探访时获知,示范区计划10月底完成试气,年底将有部分井投产,力争在“十二五”末使示范区产能达到3到5亿立方米。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认为,页岩气的开发需慎之又慎,如果技术不到位,“神马都是浮云”。虽然我国第一部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并提出:到201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年,到2020年年产量要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然而,我国在“软硬”技术领域均存在重大缺陷,贸然开发恐有不良后果。

首先,“硬技术”缺失。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页岩气多埋藏在3000米以下,目前还处在勘探阶段,开采难度极大。相关企业对水力压裂法掌握不到位,钻井技术工艺低下,周期耗时较长,后期施工成本也高,无法准确核算页岩气开采成本,页岩气开采成为了一项耗时耗资的“形象工程”。大规模上马页岩气项目不太明智。

其次,“软技术”不到位。我国电力行业问题丛生,发电端、输电端、配电端、售电端均存在重大缺陷,市场机制不够完善,配套体系难以健全。尤其是新能源产业亟待规范,灵活的定价制度需尽快出炉。面对核心技术缺乏、专业装备缺失等问题,国内企业束手无策。没有良好的“软技术”、“软环境”,页岩气难以实现市场化运作、商业化开发。

最后,“硬技术”和“软技术”难形成较好结合。一般情况下,懂科研、有技术的企业没有实力勘探开发,而有资金勘探开发的企业缺失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页岩气开发产权多被国有大型企业把持,垄断地位难以撼动,有效竞争机制难以形成,民间资本想参与简直是“痴人说梦”。技术和市场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发进度非常缓慢。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指出,国内页岩气储量颇丰,大规模勘探开采对改善国内能源构成有重大意义。不过目前来看,在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尚未齐全,开发体制不太成熟时,贸然行事有失稳妥。尤其是应当重点规避产能过剩、盲目审批等问题,切勿让光伏、风电的今天成为页岩气的明天。

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指出,页岩气是未来能源界的新宠,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核心技术、市场体制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民间资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