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页岩气争夺战 政府热情企业冷静

2013-05-27 16:25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页岩气天然气页岩气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底,国土资源部进行了第二轮热火朝天的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

比起半年前的热闹场面,这次参与角逐的各家企业已沉静下来,其中的上市公司也鲜有发布利好消息。而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实际投入层面,这十余家新中标企业尚没有实质性作为。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顾问对记者表示,从一开始,这场招投标中就掺杂了太多的利益争夺和权利博弈。

将页岩气定为天然气之外的“独立矿种”,意在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石油公司的垄断。

尽管这个动因中存在着合理性,但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却在此过程中使用了非常规的“战术”。其结果,也难免令反垄断的初衷大打折扣。

中石油、中石化数位有关人士及专家均向本刊记者表示:在页岩气的技术、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尚有诸多不确定性,而标准、规范也尚未确立的情况下,突然打开大门降低门槛让“外行”一拥而上,且把开发前景吹得天花乱坠,显得“头脑发热”。

国家环保部也有官员向本刊记者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从能源战略的角度,页岩气开发是大势所趋,但从《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看,相关管理部门对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可能过于乐观。如果不能科学决策有序推进,再加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和非常规的冒险掺杂,可能会出现美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出现过的生态破坏、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加之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地区存在生态脆弱、地下水敏感及人群密集等多种不利因素,由此造成的影响尚无法估计。

在这场页岩气的资源争夺战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矛盾。

竞逐页岩气

页岩气和常规天然气的矿区本来就是重叠的,有的地方井打下去只是深浅不一样,开采的就是不同类型的气,地方政府和企业拿到页岩气的矿权,到时候采的是常规天然气,也没人知道。所以说,“独立矿种”的说法只是撕开了垄断的口子,带来的会是整个行业格局的改变。

“8号井那天晚上井喷了,好吓人!”“还紧急疏散了。”2013年5月6日,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向阳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

重庆人对“井喷”这个词分外敏感。就在十年前,开县的一口常规天然气井发生的那场井喷灾难夺走了243条人命。

重庆地质上基本属于南方海相页岩沉积区,而海相地层多含剧毒气体硫化氢。虽然页岩气本身甲烷纯度高,一般不需要做脱硫处理,但钻井开采的过程中却会穿越许多复杂的地质层,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可能含有高压的常规天然气或硫化氢。

中石化在焦石镇打的第一口“焦页1井”所穿过的长兴组、小河坝组乃至开采页岩气的目标层位龙马溪组,都检测到了硫化氢的存在。所以,在这个涪陵大安寨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的所有井场宣传栏上,都张贴有“硫化氢防护知识”,井场外也都立有安全疏散的指示牌。

根据涪陵区政府事后的通报,2013年4月14日23时左右发生在“焦页8井”的“气体溢泄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溢出气体被及时引入点火池烧掉,没有人员伤亡。涪陵区环保部门于15日凌晨2点30分赶赴事发地对空气进行全天候监测,也未发现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尽管页岩气开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地方政府依然对这种新型能源的前景充满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