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煤电一体化频现“煤吃电”

2012-08-20 09:44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煤电一体化电力体制改革刘振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煤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这是继2010年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和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之后,来自国家层面对推动煤电一体化的又一次发力。

来自市场消息表明,煤电一体化兼并重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同煤矿集团控股中电投集团旗下漳泽电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华电集团湖南三家电厂、山西西山煤电竞购华电集团在山西的两家发电公司、神华集团则将国网能源旗下十多家发电厂收于麾下……

然而,煤电兼并重组为何多为“煤吃电”而鲜见“电吃煤”?来自发电集团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结果实际上宣告了在煤电博弈中“市场煤”战胜了“计划电”。他认为,自上而下推动的煤电一体化兼并重组,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长期存在的煤电矛盾;破解煤电困局的关键是要加快下游电力体制改革,尽快形成“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化机制。

煤电兼并重组频现“煤吃电”

“推进煤电一体化兼并重组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刘虹博士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0年8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到《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再到近日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都把鼓励煤电一体化放在突出位置。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煤电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不断涌现。其中,几起来自煤电“航母级”企业之间的并购大单格外引人瞩目:

2011年10月,山西乃至全国最大动力煤生产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宣布,将斥资6.23亿元收购漳泽电力31.99%股权。同煤集团由此将取代中电投集团,成为漳泽电力新的实际控制人。

2012年5月,陕西省最大煤炭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挺进湖南,与中国华电集团湖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陕西煤化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控股华电湖南分公司所属的石门电厂,并参股华电湖南长沙和常德两家电厂。

2012年7月,山西乃至全国最大炼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放出消息,拟竞购中国华电集团山西兴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85%股权和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

如果上述煤电并购大单尚属“现在进行时”,那么来自国内两大能源巨头——神华集团和国家电网之间的最大单资产并购则悄然步入“完成时”。2012年6月,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金马集团和神华集团上市公司中国神华相继发布公告证实,神华集团以550亿元价格整体收购国网能源公司,其火电装机容量由此突破6000万千瓦,一举超过中电投。神华集团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供应商,同时跻身为中国“第五大发电集团”……

盘点上述煤电一体化“典型案例”,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些煤电兼并重组皆为“煤吃电”而鲜见“电吃煤”。国家全力推动的煤电兼并重组为何演变成一场“煤吃电”的盛宴?

山西省经信委副主任冀明德在谈及这一话题时曾表示,煤电兼并重组应该是企业的自由选择,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你情我愿”,不存在是“煤吃电”还是“电吃煤”的问题。

“政府推进煤电一体化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一个政府行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在近年来长期存在的“市场煤”与“计划电”的博弈中,形成了煤炭盈利、电力亏损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推进的兼并重组,其结果只能是“煤吃电”。

“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未解

“其实电力企业也有进军煤炭业的强烈欲望和追求。”刘虹告诉记者,从年初五大发电集团公布的2011年业绩可以看出,与整体亏损的火电相比,煤炭已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增长点;而且五大集团在年度工作会上均表示,要大幅提高煤炭产量。

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一些业内人士乐观预测,在煤电一体化进程中,电力企业兼并重组煤炭企业的“意愿和动力”将大大增强。

然而,来自市场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26元/吨,这是该指数连续第13周下跌,累计下跌161元/吨,整体降幅为20.5%,再度刷新了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煤价持续走低的方向没有改变,电力兼并煤炭的潮头仍未出现。

刘虹分析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煤炭资源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起点、高成本”对电力企业进入煤炭领域带来新挑战;另一方面,目前发电企业资产负债大都居高不下,在资金链十分紧张的前提下,再斥资进军煤炭便显得力不从心。

据了解,中电投集团曾是五大发电集团中进军煤炭的“先行者”。在“十一五”期间,其通过煤电一体化运营,在内蒙古、淮南等地拥有总计超过7200多万吨的煤炭产能。但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国家力倡煤电一体化之时,中电投却放慢甚至停止了向上游煤炭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对此,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表示,当年中电投收购煤炭企业,其实是在煤价持续上涨而电价调整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自救的“无奈之举”。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专业化和标准化。可煤电两大行业企业为何纷纷突破各自“专业”,走上“一体化”经营道路?如今放慢甚至停止煤炭业兼并重组步伐,则是因为煤电一体化进程中尚存多重障碍,其中最大问题是“市场煤”与“计划电”的根本矛盾并不能因为煤电一体化得到根本化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煤企和电厂拆开经营,分工越细越好,而不是联合。”林伯强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推进煤电兼并重组的目标,是希望在保留目前""市场煤、计划电’的基本体制下,通过煤电一体化让煤企和电厂内部消化由煤炭价格上涨给电厂发电带来的成本压力,以此来保障电力供应。如果不解决煤电价格矛盾,煤电一体化很可能只是为了回避矛盾,不仅不能解决矛盾,还可能走进另一个矛盾。如此煤电一体化的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

加快“输配分开”推进“竞价上网”

如何破解“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业界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理顺电价。

据了解,为理顺电价,从当年的“煤电价格联动”到今天的“煤电一体化经营”,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但都因为未能解决“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体制性矛盾而受到质疑。

林伯强在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电价的扭曲,煤电一体化很难是一个市场化过程,无论如何,政府都无法置身事外。行政干预下的煤电一体化可能加大市场扭曲,加大可持续成本。政府鼓励煤电一体化,应该尽量避免使一体化成为不想涨电价的权宜之计。需要尽快理顺煤电价格矛盾,使煤电一体化成为有效率可持续的市场行为。

那么如何理顺电价?多位业内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必须加快长期以来停止不前的电力体制改革,尽快形成“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不仅是破解煤电价格矛盾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的关键。

据了解,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和“竞价上网”四步改革路线图。2002年底,随着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的挂牌,实现了“厂网分开”;2011年9月,随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两大辅业集团的揭牌,“主辅分离”也基本收官。

2012年3月,国务院在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促进形成分布式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新机制。”“输配分开”终于被提上日程。

然而,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却对此持反对立场。他在2012年4月出版的《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谈及自己对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的话题时表示,现行的输配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一体化更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实现各方高效协调运作,最大限度降低电力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风险。

针对输配分开的不同观点表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输配分开已成为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焦点和难点,输配分开能否推进,竞价上网可否实现,不仅关系到“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的破解,甚至是关系到我国电力体制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冲破来自相关利益集团的阻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刘振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