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央发电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发展之路

2012-08-22 09:5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中央发电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因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占据特殊位置,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10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在电力行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目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对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改革中诞生

2000年以来,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居民消费升级、加入WTO和出口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等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出现了快速增长。电力工业面临巨大挑战。

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开启了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电力体制改革改变了电力工业原有厂网一体化的垂直管理体系,将发电环节与输配售环节拆分。我国发电领域形成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及其它几个以电力生产为核心业务的中央发电企业。

中央发电企业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

市场中发展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2011年底中央电力企业装机容量超过5.5亿千瓦,是2002年的4.5倍。2011年,主要中央发电企业的资产总额都超过了5000亿元,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500亿元,华能、大唐、国电可控装机容量都超过了1亿千瓦,并进入世界500强,排名分别为276位、375位和405位。

近十年间,中央发电企业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力度,装机容量由2002年的约2400万千瓦增至2011年的近1.4亿千瓦,增长了5倍左右。2011年中央发电企业的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比2002年降低了近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的比重仅降低了约2个百分点。中央发电企业还加大化石能源发电机组的优化升级。2011年底,中央发电企业6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占火电装机比重都超过了4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央发电企业首先建设运营国产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带动了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系列化和快速普及;首先建成我国自主开发的60万千瓦大型水轮机组,推动了大型水轮机组在我国的应用;积极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品牌CPR1000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项目——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陆上和海上大型风电机组的研发应用,开展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光热发电和海洋潮汐能发电等技术的研发。

2002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的供电标准煤耗大都降低了40多克/千瓦时,2011年底降至320克/千瓦时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克左右。“十一五”期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央发电企业累计节约了6800多万吨标准煤。

2010年底,中央发电企业脱硫机组占煤电机组比例都高于94%,超过全国86%的平均水平。五大中央发电企业对我国“十一五”时期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的贡献率超过了75%,对全国二氧化硫减排的贡献率超过了81%。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央发电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