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能:安全清洁 潜力巨大

2012-08-31 09:12来源:天津网关键词:核能核电站核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每逢夏季,各地都会出现用电缺口,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我国有五大电力公司,湖泊、水库众多,水力发电站数百座,大型火力发电厂300百余家,这还不算各地方的小型电厂,而且我国是煤炭大国,如此多的能源保障,为什么还会出现用电紧张的问题呢?按照我们所就读的华北电力大学的要求,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参加社会实践,从那里了解到很多关于核电等相关的知识。

北方看到最多的是火力发电,高大的烟囱(俗称)甚是壮观,火车会直接把原煤不断的运进,但是火力发电的效率还是很低的,尽管无数的科技人员坚持不懈研制新的技术、节能材料,仍然改变不了火力发电高能耗、高污染的现实。相比来说核电就不一样了,其实人们害怕核电的原因是核电的主要原料与核武器同为铀-235,一旦发生泄漏,放射性物质会极大危害周围居民的健康,后果不堪设想。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对核电的不了解。

核电站提供着世界上大约17%的电能,一些国家对核电的依赖度非常高,例如在法国,大约80%的电是由核电站生产。那么,核电站真的那么危险吗?答案是否定的,核电其实很安全。

首先核电站在选址时条件是非常苛刻的,要考虑到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多项指标。除此之外还有过硬的技术保障,通俗说设有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屏障是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二氧化铀陶瓷型核燃料芯块,使裂变产物滞留在芯块内;二道屏障是用锆合金制成燃料原件包壳管,将二氧化铀陶瓷型芯块装进管内,叠垒起来成为燃料棒;三道屏障是将燃料棒封闭在壁厚为175毫米钢板制成的反应堆抗压力容器中;四道屏障是将压力容器放在安全壳厂房内,安全壳是高72.5米,外径38米,厚1米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圆柱形建筑,内衬6毫米的钢板,这些屏障把核反应堆设备全部包容在内,能抵御龙卷风、地震、飞机撞击,还能承受内部堆芯中的水全部蒸发或汽化所产生的压力,只有当这四道屏障同时失效,放射性物质才有可能泄漏,但这个概率极低。

核电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成功范例,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的新能源,能量巨大,反应速率快。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电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自主设计的核电机组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相比国际同类机组,已具有较高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共有15台投入运行核电机组,在建的核电机组共26台,其中包括在浙江和山东建设的4台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百万千瓦级非能动压水堆型机组(AP1000);在广东建设的2台从法国引进的170万千瓦级压水堆型机组(EPR)。AP1000和EPR核电机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开发的新一代核电机组,设计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辽阔的疆土和绵长的海洋大陆架,与此同时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代表的众多高校正在为我国的核电技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我国核电力事业必将人才辈出,蓬勃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