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沅江干流建大型水电站 托口古镇将沉入江底

2012-09-03 15:41来源:新华网关键词:水电站托口镇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的托口镇,地处湘黔交界处,古称“郎溪”寨,自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设县以来,距今已逾千年。如今,随着沅江干流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古镇将沉入江底,正在建设的新集镇,渐渐成为市场热闹的去处。

托口古镇因水运而兴,位于渠水汇入沅江干流的交汇处,犹如“托口而出”的一块小盆地,上通云贵、下联汉沪。这里河床开阔,水流平缓,碧水青山环绕。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明末清初,大量江西、广东和江浙的油木商贩纷纷前来投资,使托口成为云贵两广桐油、木材和鸦片经沅、渠两水汇流的重要集散地,以及临近的洪江古商城的工场所在地。

商业的兴盛使托口古镇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商业街,整齐的青石板路面光洁照人,两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的吊脚木楼。清末民初,托口古镇已经是个商贾云集、集贸繁荣的商业重镇了,享有“湘西小南京”的美誉。繁盛集市带来的赶集风潮也早已成为湘黔边界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托口的集市在湘黔两地都享有盛名。每月农历逢五逢十对于赶集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大日子,岁岁年年,雷打不动。我们有幸遇见了赶集的盛景,湘黔两省四县的人们或搭船、或乘车、或徒步,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大大小小的渡口密密匝匝,竟再无泊船之位。山上的卖柴人,附近村子的农户纷纷拿着自己的“商品”前来交易,大大小小的青石巷子被人们占得水泄不通,熙攘的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古代。

龙建洲今年48岁,从他会走路的时候起就开始来托口赶集了,五天一次,风雨无阻。“过年的时候集市更热闹!我的爷爷和爸爸都赶了一辈子集,我们每次从相邻的芷江侗族自治县坐船来都要一个多小时,”龙建洲说,“我们叫托口是沅江上的油盐码头,基本我们要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在集市上买到。”

如今,随着一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这座千年古镇被淹没。

托口水电站位于长江第三大支流沅江干流上流,是湖南省在建水电站中最大的一座,总装机容量为81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预计为21.31亿千瓦时,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和航运综合效益。大坝蓄水后,托口古镇的3万多居民将全部整体搬迁到托口新集镇。

随着居民陆续地向外迁出,托口古镇也逐渐呈现萧条破败之象,好多宅子已经屋去人空,院子里杂草丛生。有的街巷更是垃圾遍布,一片令人欷歔的废墟景象。

记者几经寻觅,在一条巷子里见到了一座食品加工厂,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建筑曾经是托口镇的糖厂,如今,这里变成了镇上居民们办酒席庆贺乔迁、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唐女士今年六十多岁,就住在附近。每当有酒席的时候她和其他的一些街坊就会过来帮忙。“冬天过年的时候酒席最多,当年最红火的时候一天就有两三场呢。”

谈及对未来搬迁后的情景,唐女士坦言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一个大家聚会的地方。”

1951年出生的彭炳清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托口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如今一个人留守家中,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打工。“搬的话生活难免会有些变化,但应该还是能适应的。”

“可是离开从小生活的这些屋子巷子,还是不太舍得。”彭大爷一脸惆怅地说。

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集镇的映衬下,曾经繁盛一时的湘西古镇也终于到了成为历史尘埃的时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