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香港首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本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悉,这片耗资2.4亿港元打造的城市绿洲,包括了一栋集绿色科技于一体的两层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全港首个原生林景区。该建筑通过绿色设计和清洁能源技术,不仅成功抹去了建筑自身的碳痕迹,还有多余的电力回馈城市电网。
那么,“零碳天地”如何实现真正的零碳?处处彰显着绿色环保的“三部曲”功不可没。
曲一:因地制宜,减少能源依赖
从33摄氏度的户外走进“零碳天地”内,记者顿感轻松许多。四处打量一番,却只看见头顶的吊扇在工作。究竟是什么让“零碳天地”如此清凉?
香港建造业议会“零碳天地”总监李贵义博士道出了其中的第一个秘密,就是被动式建筑设计——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力求从源头减少建筑物对能源的依赖。全方位的被动式建筑设计不采用特殊的机械设备,而是利用辐射、对流和传导使热能自然流经建筑物,并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性能控制热能流向,从而达到采暖或制冷的目的。其显著特征是建筑物本身作为系统的组成部件,不但可以反映本地的气候特点,而且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的潜能,目的是全面解决建筑设计的固有问题。
例如,“零碳天地”的屋顶北高南低,水平仰角为21度,屋顶的太阳能板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同时也有利于室内采光。屋檐向低处延伸,形成深邃的遮阳板,可以避免阳光直射,降低空调能耗。建筑墙面均采用大面积的低辐射玻璃窗,可以更好地采集自然光。这种玻璃窗不仅透光性能良好,还能有效减少热传递,比香港有关条例允许的最高总热值低80%。
整座建筑大致坐北朝南,迎风而立,利用从海面吹来的自然风为室内通风。设在室内地板上的送风口是整栋建筑的“呼吸器官”,送风口与室外的捕风口相连,自然风从捕风口进入,经过地板底部,再进入室内时可比原来的温度低5摄氏度。
曲二:主动监管,提高能源效益
“零碳天地”强调顺应自然的建筑设计,而在被动建筑设计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主动技术(如智能建筑管理)的干预辅助,调节室内环境。
智能建筑指的是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营造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零碳天地”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智能建筑管理设备,就如一个“管家”,掌控着整座建筑一切。这个“管家”依靠分布在主建筑内外的2800个探测器,掌握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情况。当室内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智能管理系统就会命令地板上的送风口输出冷气。据李贵义介绍,将送风口安装在地板上,冷气可以直接吹向参观者,而不用将整个空间吹冷,因此制冷温度无需像一般冷气的12摄氏度~14摄氏度那么低,只需16摄氏度~18摄氏度就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曲三:转废为用,可持续建设回馈城市
节能增效的设计和技术确实能为建筑增添不少绿色成分,但要实现真正的“零碳”,还需要更进一步。为了彻底消灭建筑物本身的碳痕迹,“零碳天地”用太阳能和生物柴油自行发电。
位于主建筑地下一层的生物柴油发电装置是“零碳天地”的心脏,心脏里的“血液”均为提炼自食用废油的100%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由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是一种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混合物。生物柴油通过特制设备发电,发电的余热被用来制冷,制冷后的余热再用来除湿,形成发电、制冷、制热的三联供,从而使得能源的利用率达到70%,而传统发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只有约40%。
与化石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含硫量更低,使用后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生物柴油不含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化合物,燃烧尾气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低于化石柴油,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不会像石油、煤炭那样会枯竭,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比传统燃料少很多。此外,生物柴油源自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零碳天地”每年使用6万升生物柴油,其每年的发电量不仅足以负担起整座建筑131兆瓦时的能耗重任,还能产生多余的电能,可用于回馈城市。
为了让“零碳天地”更好地融入香港,设计师还在主建筑南面打造了香港首个原生林区。
虽然香港的绿色建筑环保评核体系早在1995年就已推出,但建筑物的用电量仍占香港总用电量的九成。建造业议会希望借助“零碳天地”之力,从“零碳天地”开始,向市民传递绿色建筑生活的正能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太阳能发电、用太阳能采暖、用太阳能取水,这样的生活在过去不敢想象,而如今却已成为现实。今年8月,在山西大同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现场,山东建筑大学团队建造的“工业魔方”以826.517分的总成绩获得了太阳能热水供应和太阳能能量平衡两个单项大奖。这个面积仅63平方米的木制小屋,以太阳能为唯一能源,满足了用水、供电、采暖等诸多生活需求,实现了建筑节能的终极梦想。太阳能是唯一能源作为零能耗太阳能实验性住宅建筑,“工业魔方”给记者最深的印象便是,以太阳能为唯一能源,
落户中国140年的西门子(SIEMENS),早已掌握融入中国市场之道。其东北亚区CEO及中国总裁兼CEO程美玮表示:“西门子4条腿,即医疗、工业、能源、基础设施与城市,将继续平衡发展。2013新策略是继续加重绿化节能力度,助中国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压力与能耗问题。”绿色交通:疏导车流兼减碳排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到,2011至2015年,国家将重点发展7大战略性创新工程,当中包括节能环保,西门子的绿色战略亦紧随此规划进行。TrainguardMT系统现时每日最多输送百万人次。西门子去年在华营业额下滑,程美玮指:“会优化产品
香港首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9月即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片耗资2.4亿港元打造的城市绿洲,包括一栋集绿色科技于一身的两层高建筑,以及环绕其四周的全港首座原生林景区,通过绿色设计和清洁能源技术,不仅成功消灭建筑自身的碳足迹,还有多余电力回馈城市电网。真正“零碳”如何实现?一起来看看“零碳天地”的三步曲。因地制宜,减少能源依赖夏日炎炎,从33摄氏度的户外走进“零碳天地”室内,顿时轻松许多。四处打量一番,却只看到头顶的吊扇在工作。是什么让“零碳天地&rd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使得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无法稳定发展,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始终存在。同时,由于能源系统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电力供应愈加影响着经济、区域发展以及许多其他领域,电力安全和可负担性在许多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5月7日-8日,在Intersolar展会现场,正泰新能ASTRON7s系列组件凭借卓越性能通过德国莱茵TVHW4冰雹测试及TV北德超高载荷测试并被授予荣誉证书,印证其在极端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为全球分布式光伏树立可靠性标杆。5月7日,在正泰新能展台现场,德国莱茵TV集团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太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4月度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和发电总体情况,详情如下: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停电,经济损失估计高达4亿~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3亿~81.83亿元)。至于事故原因,目前虽未有官方说明,但西班牙电网公司的事故报告与媒体披露的技术细节,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基础。本文结合此次事件,围绕政策启动时机、实施保障机制和预防性措施三个
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的澳大利亚Kerarbury杏仁果园6MW项目顺利竣工。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由澳大利亚领先能源公司AGLEnergy开发,为全球最大的杏仁种植商ofi(OlamFoodIngredients)所有。图片来源:AGL项目将于近期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达1400万度,相当于邻近Griffith社区年均使用电
4月28日,龙源电力蒙东公司赤峰市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首期9个风光项目全部取得国网蒙东电力公司接入系统批复,建设总规模120万千瓦,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基础。该批项目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9个旗县区,其中风电700兆瓦、光伏500兆瓦,均以220千伏电压等级接
近日,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承建、科技公司所属华东电力试研院参与调试的青豫直流二期三标段海西基地10万千瓦光热机组一次并网成功。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是青海省首个100兆瓦级光热电站项目。项目配置12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271亿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