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节能服务公司三年增三千家 神华集团触角延伸至节能行业

2012-09-05 10:4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发改委神华集团余热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谌树忠介绍说,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是从小规模发展壮大起来的。“十五”期间,很多公司从一项技术、一个小团队开始成长,注册资金只有几万元。到“十一五”末,95%的公司仍然是民营的。

不过,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加入到节能服务产业中来。 “十一五”末,神华集团、新奥集团等向能源服务领域延伸。南方电网、中广核等也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甚至连以房地业为主的华润集团也开始涉足节能服务产业。

有预测称,“十二五”的头两年,央企进军节能服务产业会出现一个高峰。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纷纷看好中国节能服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西门子和施耐德电气。

8月10日,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发布消息称,获得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工厂能源优化服务订单——为金达控股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工厂进行能源潜力评估、节能潜力确认以及高效节能方案实施。根据合同规定,西门子专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已经开始着手锅炉房系统升级及冷凝水回收,预计项目实施能减少系统电力消耗15%、煤炭消耗12%。双方还将继续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对压缩机和照明、通风和空调系统等实施节能措施,降低工厂能源成本。

与此同时,以能效管理著称的施耐德电气宣布中标中海油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LNG)一期项目,成功为该项目提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低压成套设备、变压器、电能管理系统和关键电力(UPS)解决方案。此前,施耐德电气已在中国节能市场深耕多年,去年通过收购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得以进一步拓展在中压变频器领域的业务。

或将催生一批龙头企业

按照《“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测算,“十二五”期间,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将保持30%,到2015年行业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并将形成20家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培育1000家具有较强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节能服务公司对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节能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飞速发展。

“我们已经可以达到10亿元的要求,但这个行业内很多公司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如钢铁余热发电等,一个项目少则上亿元,多则超过10亿元。但是,这个行业内有很多小公司主要进行路灯节能改造等业务,节能量和产值都较低。” 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自强透露。

业内普遍认为,“十二五”期间,一场围绕中小企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在所难免,节能服务产业洗牌时刻也即将来临。这将给经过多年发展起来的市场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带来冲击,一些竞争力强的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强,而不具备竞争力的公司将会出局。

通过市场的自发整合,还有可能催生一批大型节能服务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大型节能服务公司最可能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方面是重点用能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大型用能企业具备全面的节能经验、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品牌效应,依靠其母公司的品牌、实力和技术优势,可以迅速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节能服务公司;另一方面是在现有节能服务公司中通过重组和并购产生的大型节能服务公司。

向综合节能方案提供商转变

河北一家高耗能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一直有通过专业节能服务机构实现节能的计划,但遗憾的是,他们至今未能找到一家适合他们的节能服务公司。原因是很多节能服务公司只能提供单一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并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整套节能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就曾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一方面规模小,另一方面不得不走技术依托、产品依托的路线。

赛迪顾问的节能行业研究员也表示,技术创新是节能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我国工业节能产业大而不强,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

谌树忠认为,以往,节能服务公司对用能企业提供的节能服务都是只解决单一问题,可以说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在正逐渐为用能企业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施工、监测、管理、节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未来,节能服务公司将从提供单项服务向提供整体、综合的解决方案发展。

专家认为,自身能力建设是企业变强的必要条件,节能服务企业自身能力主要包括技术能力、融资能力、设计能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等。仅就技术能力而言,国际知名的节能公司无一不以技术创新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这类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知识产权,多为轻资产、快增长的高科技企业。

从行业层面来看,要成立独立的第三方节能资质认证和效果评估的权威机构,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把行业引向公正、公平、公开、有序的轨道,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此外,政府层面需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重点支持大型用能企业组建专业节能服务公司,通过政策杠杆撬动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带动产业成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改委查看更多>神华集团查看更多>余热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