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市场正文

三网融合超万亿产业空间 设备商迎来利好

2012-09-17 10:33来源:通信世界周刊关键词:三网融合IPTVDCAS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公布的系列技术标准都是在三网融合业务推进以及双向网改中至关重要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有利于广电底层技术壁垒的打破以及后续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吴纯勇表示。

第二批试点方面,今年年初,国务院启动了42个地区(城市)的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工作,加上第一批试点,三网融合试点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和地区。据悉,目前大部分第二批试点城市(地区)已经完成了试点方案的上报工作,并陆续进入实施阶段。

“以石家庄为例,近日河北省广电局、CNTV、河北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及IPTV业务合作协议,年底前河北省IPTV业务将正式商用,”吴纯勇表示,“目前三网融合第一、二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不但得到了各省市政府方面的支持,也探索出了捆绑套餐、成立三网融合推进公司等形式各异的合作模式,这都为三网融合的后续推进及产能提升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地方有线需摒弃惰性思维

虽然在政策破冰、标准统一以及试点推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今年三网融合实践还是暴露出了业务创新乏力以及模式过于分散等问题。

可以看到,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期间,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下称地方有线)还联合电信运营商推出了电视阅读、甩信、TVMALL商城等创新业务,但在第二批试点进展至今,未见有创新性融合业务面市,反之,今年以来,借力中国移动的三网融合捆绑套餐以及借力互联网的OTT业务成为地方有线的“新宠”。

“今年以来,在业务创新乏力的背景之下,广电企业尤其是地方有线出现了押宝中国移动以及OTT的思潮,这种思潮较为危险,”吴纯勇表示,“首先,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仅是权宜之计,一旦中国移动固网业务成熟,或者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市场地位进一步边缘化,其便会抛弃地方有线单干;其次,押宝OTT也较为不明智,虽然短期内地方有线可借互联网内容吸引及挽留住电视用户,但是长期而言必将沦为纯管道。”

吴纯勇进一步强调,“其实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借力中国移动,还是押宝OTT,都会从某种程度上使地方有线不能专注于自我网络改造整合以及业务创新,尤其在电信运营商宽带提速升级背景下,未来地方有线与电信运营商在管道方面的能力差距将愈拉愈大,届时,地方有线将尽失话语权”。

除了地方有线的“惰性思维”外,目前三网融合实践的另一个问题是试点模式过于分散。“广电机构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模式方面,今年以来各地围绕IPTV、OTT以及捆绑套餐几个方面出现了各种合作方式以及业务套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虽然在试点初期这种趋势有利于模式筛选与探索,但是后续必须形成几个主流模式以便快速复制及普及。”吴纯勇表示。

内容产业产值最为可观

整体而言,虽然困难几多,但今年以来,三网融合已经展现出了明朗的市场前景与产业空间,相关设备商将迎来阶段性利好。

“据估算,三网融合仅有线行业就将带动数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产业规模:未来国家有线将分阶段、有规划地把2亿多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所用的标清机顶盒逐步替换为高清交互机顶盒,而一台普通的高清机顶盒市场价格约为500元~1200元,那么仅高清机顶盒一项就将带来约1000亿~2400亿元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的用户接近1.5亿,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双向网改造成本接近600亿~1500亿元,根据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的最后截止时间为2015年,可得出每年资本开支约200亿~500亿元;此外,据推算,CA卡市场规模将达60亿~180亿元,而BOSS系统市场规模则有望在20亿~80亿元区间。”吴纯勇表示。

“事实上,不仅有线行业,三网融合全面铺开后,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将迎来难得的产业机遇,其相关产业空间也有望达千亿级别;同时,三网融合内容产业的产值更为可观,以视频点播类节目为例,以一个节目点播一次1~5元计算,全国共有2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每人每天点播一条节目,年收入便可达数千亿规模,更何况好的内容总是有众多的用户进行付费点播。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三网融合后续产业空间可超万亿规模。”吴纯勇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