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电力软件安防软件市场正文

信息安全:电力系统拿什么应急?

2012-10-19 11:12来源:国电自动化研究院信息所作者:余勇博士关键词:电力软件电力监控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管理担右臂

电力系统应急响应的管理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的演练。

领导小组主要由各级电力企业管理层组成,目前基本上是各单位的一把手负责。

工作小组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是安全值班员,可以由网管中心值班人员兼任,主要负责7×24小时的安全事件监视,按照安全事件的处理指南和安全知识库处理已知的安全告警事件;

第二级是安全专家小组,由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专家和网络和业务系统的专家组成,负责对第一级发现提交的未知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完成绝大多数安全事件的处理,对不能及时找到完整解决方案,需要在将该问题提交第三级以外,还必须及时找到临时解决方案;

第三级是电力系统安全实验室,负责针对重大安全隐患和网络攻击进行会诊,同时还负责撰写安全事件分析报告,提交安全策略和配置的变更建议。

对于第三级,在必要时可以借助电力行业的专业安全服务公司,利用它们的经验和对最新安全技术的跟踪研究进行解决。但在利用第三方资源时,应同他们签署保密协议,以避免引入新的安全风险。

至于第一级和第二级应急响应体系,因为涉及到详细的核心业务资源和流程,对于电力系统这样的国家基础设施单位,应该各自内部解决,自己培养一只既熟悉业务又精通信息安全的专家队伍,保证可以做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出信息安全需求、规划和进行风险评估,优化企业的安全策略,总结安全事件和安全问题的处理经验,保证企业自己就能够处理大多数的安全事件。

应急预案演练包括计划安排、演练过程和效果详细记录、演练活动的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改进建议等。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安排确定时间,报单位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应当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对应急预案是否可操作、应急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应急资源是否迅速到位等,做出明确的结论,评估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人。

对应急预案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提出改进意见。如果涉及应急预案演练正常进行的重大问题,应当承认演练没有取得成功,建议改进后重新进行演练。

企业应当重视应急预案演练的评估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应急预案演练的基本要求是:对在线系统不造成影响;在主要网络或系统管理员、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发生变更和应用升级时要进行演练;演练前应填写工作单,并对应用软件及数据做离线备份;演练结束形成演练总结报告。

安全培训是对电力系统相关人员进行口令的安全设置、经常给系统打补丁等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同时,还要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模型、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实际使用安全产品的工作原理、安装、使用、维护、故障处理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知识库与应急预案等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响应流水线

当大家对应急响应体系有所认识之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当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体系如何进行响应与处理。这就像突遇火灾,人们该按什么流程扑灭大火。

在电力系统,扑灭大火的流水过程如图2所示。

首先,第一级安全值班员对所监控到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若该事件为已知告警事件,安全值班员自己从安全知识库中找到解决方案,并进行事件处理。

若该事件不能与安全知识库的已知告警相匹配,或在确定时间内不能解决,进入第二级安全专家处理。第二级经过深入分析,根据安全事件对电力业务系统的影响程度,判定其优先级。

如果第二级及时发现了安全事件的根源,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执行该方案。事件处理完后应该及时更新安全知识库,并通知第一级和第三级,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第二级安全专家也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提出临时解决方案,并通知请示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待批准后,与第一级安全值班员一起,执行该解决方案。

同时,第二级的安全专家把该安全问题提交给第三级电力系统安全实验室。

第三级的安全实验室根据该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模拟和测试,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找到最终解决方案后,需要更新安全知识库,同时对第二级安全专家和第一级安全值班员进行知识转移,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软件查看更多>电力监控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