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国内煤电博弈激烈 五大发电成进口煤受益者

2012-10-25 15:36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毛小玲关键词:煤炭五大发电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鼓励资源进口符合国家中长期节能战略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飙升。2004年开始,国家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鼓励进口等政策相继出台。煤炭出口从免税变为征税,而煤炭进口从征税变为免税。

2005年初,我国将炼焦煤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动力煤和无烟煤进口仍征收6%和3%的进口关税;2008年,我国所有煤炭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2012年1月1日,褐煤进口关税取消。

在出口政策上,2006年9月,我国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2008年8月下旬起,对所有煤种开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

在煤炭进出口政策调整的10年间,中国煤炭消费已由2004年的20亿吨猛增至2011年的37.45亿吨。每年新增2亿多吨的煤炭产量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为此,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严格实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2007年10月末,《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颁布。至此,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在2010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把立足国内开发与加强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推动节能节材节矿。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减少化石能源过多消耗。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报告,2010年中国煤炭储产比为35,低于美国的241、俄罗斯的495以及澳大利亚的180,也低于世界煤炭储产比均值118。

综合分析,保持合理数量的煤炭进口不仅能减少我国煤炭过度开采,还能减少开采及运输过程中带来环境污染,一举多得。试想,以每年进口2亿吨煤测算,10年中国煤炭资源将少挖20亿吨以上。预计国家在进口煤政策上或难有大调整。

与进口煤长期共舞有助于提高国内煤企竞争力

2012年中国煤炭市场急转直下。在国内煤炭需求低迷之时,上半年进口煤达13981万吨,已超2009年全年进口煤12583万吨的总量。6月份,进口煤与褐煤2713万吨,再次刷新月度进口煤新高。

是任凭进口煤“围剿”中国煤炭市场,还是愤起反击?6月中旬起,以神华、中煤和同煤集团为首的大型煤炭集团拉开了降价序幕。两个月内,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指数(BSPI)从6月初的768元跳水至626元/吨,环比跌幅近二成。国内煤价大跌带来的是煤炭贸易商纷纷停止进口,进口煤急剧回落。据悉,7-9月,中国进口煤分别为2472万吨、2044万吨和1863万吨。按6月进口量测算,第三季度共减少进口煤176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7月和8月低热值褐煤进口骤降至405万吨和316万吨,较5月份564万吨高位大幅回落。这表明在需求低迷时,国内企业对低热值进口煤亦不感兴趣。

从某种意义说,进口煤大量进入对于中国煤炭市场具有“鲶鱼效应”。在与海外煤商的角逐中,国内煤企也掌握其“死穴”—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只要国内煤价有竞争力,不愁市场回不到手中。第三季度进口煤大幅回落即是例证。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中国经济回归理性增长之时,国际能源格局正悄然变化,页岩气和清洁能源对煤炭市场的冲击日趋加深,未来国内外煤炭市场竞争将白炽化。而海外煤商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不会退缩,沿海地区对进口煤的依赖短期亦难改。指望政策性保护带来的只能是煤炭企业大而不强。可以预期,未来价格或不再是唯一竞争的手段,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使我国大型煤炭集团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煤炭企业,作好与进口煤长期共舞的准备了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