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国内煤电博弈激烈 五大发电成进口煤受益者

2012-10-25 15:36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毛小玲关键词:煤炭五大发电火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中国经济放缓速度始料未及。在18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前三季最新宏观经济数据中,中国第三季度GDP增幅已降至7.4%。较2011年第一季的9.7%下降2.3个百分点。

经济下行带来的需求疲软使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面临严重过剩。而尚未被国家列入过剩的煤炭产业因需求减少也出现阶段性过剩。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进口煤以月均2000多万吨的数量继续占领沿海市场。

面对国内煤市疲软、煤企生存压力大和进口煤围剿的局面,近期传出“控制进口煤量,重新审视我国资源进出口政策”的声音便不足可奇了。那么,进口煤政策是否应调整?进口煤大增对沿海地区和煤电业有何影响?

进口煤大增对沿海地区影响明显

2008年中国进口煤4040万吨,仅占我国当年煤炭产量27.4亿吨1.47%。以净进口煤503万吨测算,更是微不足道。但2009年,中国一举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当年净进口10344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重提高到3.4%。2010年和2011年中国净进口煤分别为14580万吨和20753万吨,占当年中国原煤产量的4.5%和5.9%。2012年上半年,净进口煤13404万吨,占我国原煤产量(19.1亿吨)的比重已升至7%。

进口煤影响最大当数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初步统计,沿海地区每消费4吨煤中就有1吨是进口煤。在广东省,进口煤的作用更为明显。2012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煤炭调运量8982万吨中,进口煤3220万吨,占全省煤炭调运量的35.8%。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仅为23%左右。

可见,进口煤对保障沿海地区煤炭消费所到了积极作用。因进口煤增多,其低廉的煤价对国内高煤价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随着进口煤大增,其双刃剑作用显现。近两年,沿海进口煤通过铁路转运,向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省辐射。这给国内煤企带来前所未遇的压力,市场份额逐渐被“谗食”。海运企业受进口煤冲击也很大。2012年上半年,月均进口煤超2000万吨的水平使华东、华南电厂赴北方港口拉煤船骤降,加上水电超发,需求疲软,不少海运企业因不堪承受亏损而停运。

进口煤对缓解沿海火电厂经营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在进口大宗商品中多处于劣势。即:中国大量进口什么,什么东西就贵。最典型当数铁矿石。然而,在进口煤上,中国电力企业基本做到了收放自如。这是因为中国本身具备自给自足的煤炭供给能力。当国际煤价低于国内时,电企就加大进口,减少从国内采购。反之,则减少。

这是电力集团从2008年行业首度亏损和后来的经营困境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2009年上半年,国际煤炭需求不足,煤价低廉,而国内煤电博弈激烈,于是,电力集团大量采购了低于国内同期售价的海外煤。此后,中国进口贸易商和电厂在印尼、澳大利亚、越南、蒙古、南非、朝鲜、哥伦比亚、俄罗斯以及美国等国的出口煤中选择物美价廉的煤炭进口。

进口煤对缓解电厂经营有多大作用?2009年4月曾有信息称,浙电集团以含税到岸价510元/吨的价格进口澳煤100万吨,该价比国内市场煤低70元/吨。

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亦是进口煤受益者。因华能电厂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大量进口煤对缓解经营压力成效明显。据内部报告称,2011年华能集团进口煤2769万吨,占全集团耗煤量27277万吨的10%。若按其进口煤均价低于国内市场煤20-30元/吨测算,这将为华能节约燃料成本5.5亿元至8.3亿元。

在多年打交道中,海外煤商们已熟知中国企业对煤价的敏感度很高,多以低于国内同品质煤的价格向我国电厂、钢厂和贸易商们大力推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