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市场正文

宽带中国战略难产 专家称存三大待解难题

2012-11-05 10:34来源:IT商业新闻关键词:宽带中国工信部信息通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近日表示,“宽带中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很好的宽带通讯,很多话题都无从谈起”,“如果没有骨干网的宽带通讯,没有接入网末端的信息通讯,很多架构是不成立的,所以说宽带是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董宝青说,“在这一项我们这两年从国际上讲确实是落后,所以今年工信部也在全力推动宽带中国的建设,宽带建设之后我们的信息化生活又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从这番话中就可看出,国内宽带建设的落后现况和上马宽带中国战略的必要性。但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有关人士透露“宽带中国战略”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相关部委目前正就方案细节进行讨论、协商。工信部争取年内将讨论后的方案上报,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今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和工信部等八部门共同成立相关研究工作小组及专家组,研究起草方案。按原定计划,方案本应在6月底上报,但由于方案内容复杂,在制定过程中又增加两部门参与,方案延期至今尚未上报。市场此前曾一度对方案出台预期较乐观,但目前从有关部门释放的信号看,方案出台可能会继续延期。

究其原因,目前对于如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有不少争议之处。首先,从该战略的定位上看,就有分歧之处。从中移动和广电的种种努力可以看出,他们是要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通过更充分的竞争来加速推动市场发展,但从工信部及电信联通的角度来讲,仅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达到推动市场的目的。例如国内相对不发达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十分之高,回收周期也较长,仍需依靠国家投资或财政补贴的手段推进。此外还有战略投资谁来投、如何投等问题。对此,一位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组成员说,“这个阶段就是要制定出一个适合国家需要的宽带网络战略,而不是哪一个方面需要的。整个网络怎么建,用哪几种模式,都需要统筹布局。”

有评论认为,当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为了光纤进入某小区而与开发商等斗智斗勇时,多国已将宽带列为和水、电、气、公路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甚至立法推进光纤接入宽带服务需要纳入普遍服务范畴。宽带建设不仅是市场行为,其社会效益大于运营商的直接经济效益更是辐射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将宽带化纳入普遍服务范畴,政府的动作势在必行。

知名电信专家杨培芳在文章中指出,目前,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有几个难点。首先是体制问题,缺少一个顶层综合信息机构把各个部门的信息化通过体制的约束统一起来,制定一个国家的宽带信息化战略。第二缺少信息通信的法律体系,电信法起草了几十年也出台不了,部门起草这么多年都没有效果,大都不了了之,因为部门之间的区隔太多,所以建议由人大常委会直接组织信息通信法的起草。第三个障碍是把通信业定为完全市场化竞争的企业。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只存在“政府”和“私人”两个空间,缺少了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我们一直把公家当成了官家、官家就当成了政府,没有公共空间概念。我十年前提出第三只手的概念,政府是第一只手,市场是第二只手,社会协同是第三只手,社会协同的基础就是公共信息网络。“如果不解决这三大问题,宽带战略就落不到实处,只能是口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宽带中国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信息通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