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文思和海辉软件股东今日批准合并计划

2012-11-07 13:27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整理报道关键词:软件文思海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举成为全国首家超2万人服务外包企业

合并后的文思海辉员工数将达到23000多人,成为中国最大的离岸IT服务供应商。中国首次出现年营业收入突破5亿美元、人员规模超过2万人的重量级服务外包企业。文思与海辉均为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主要承接欧美国家订单,本次合并将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北京服务外包“规模化”效应愈发凸显,“国际化”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端化”发展进程将会加速。 

业务互补

据文思相关人士介绍,针对合并事宜,文思与海辉的接触已经有一年时间。在一年的“恋爱”之后,双方终于走进婚姻殿堂。

“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当,彼此一直进行博弈,所以谈判时间较长。”文思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合资公司的中文名字是“文思海辉”,英文名字还未确定。而在资本市场,文思将退市,文思的股东将兑换成海辉的股票。这也是博弈。

虽然文思是2007年上市,海辉比其晚了3年,2010年才上市,但双方的合并是完全对等的,两家可以说是旗鼓相当。2011年,文思营收2.83亿美元,海辉营收2.19亿美元。目前,文思的市值是3.75亿美元,海辉的市值是3.58亿美元。

软件行业,文思与海辉的合并称得上“互补型婚姻”。从大客户角度来看,文思的

大客户是华为、微软,这两个软件外包发包大户给海辉的发包相对较少。而海辉的大客户有IBM(微博),同样,文思来自IBM的外包额也相对较少。

根据各自的财报,2012年第二季度,文思的营收在大中华区的份额约48.2%、美国占34.5%、欧洲占10.1%、日本是4.7%。而海辉的营收在大中华地区贡献的比例是22.5%、美国45.6%、欧洲是6.9%、日本是20.5%。

“我们在美国、日本的实力相对更强一些,而文思在欧洲、国内做得比我们更好,双方的合并可以形成拳头效应,结合出去打单,效果更佳。”海辉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位接近陈淑宁的人士告诉记者,卢哲群在海辉的管理才能,让陈淑宁眼前一亮,这也是双方合并的原因之一。据相关人士介绍,卢哲群在担任海辉CEO期间,逐步理顺了海辉的业务,让海辉步入了正轨。

“软件外包依靠自身的成长很难快速扩大,因此,并购与合并出现了。”齐海涛认为,近两年,欧美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企业的接包量的增速逐步下降,再加上人力成本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原因,软件外包的利润都吃掉了不少,生存得都很艰难,快速成长更无从谈起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