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观察】创造风电消纳“神话”的内蒙古 弃风严重

2012-11-12 10:13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宋馥李 周丽丽关键词:风电项目风电场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我消纳

既然风电送不出去,能不能想办法就地消纳?这是风电大区内蒙古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今年6月,内蒙古电力协会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展开试点,用风电代替火电,实现就近消纳。不过,试点的先决条件是:苏尼特右旗位于蒙西电网末端,当地的用电负荷,接近当地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这样就可以减少网上传输。有风的时候,就用风电满足负荷,没风的时候,再通过蒙西电网送电。

为了拓宽风电消纳途径,2011年,内蒙古能源局曾组织大唐、华电、国电中商等风电企业,开展风电供热试点。风电供热,就是在冬季后半夜弃风时段,用风电为城镇居民供热,目前已投产试运行。

风电代替火电,固然是个好办法。不过,这样的解决手段,对于解决风电剩余负荷,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对于广袤的内蒙古来说,工业化刚刚起步,根本的问题还是负荷不足。缺少足够的产业和项目来消纳巨量的风电,那么,能不能引入高耗能项目,来消纳多余的电量?

而要引入高耗能项目,就需改变对“高载能”产业的态度,按“鼓励发展”的履行准入程序,不再以耗能高低的单一指标来衡量。今年9月份,内蒙古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曾进行专题调研,并发表公开建议:在风电场附近兴建高载能产业项目,同时从政策上,推动风电直接与高载能产业结合。例如,中电投集团依托在蒙东霍林河地区煤、电、铝工业园区,进行微网运行,消纳了当地30%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电量。

即便如此,引入高载能项目,也不能一举解决弃风问题,在风电储能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争取相关的示范项目落地,成为内蒙古的现实选择。

2013年,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第一台机组即将并网,锡林郭勒盟也在规划抽水蓄能电站。所谓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将难以消纳的风电,先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进行发电。不过,抽水蓄能电站本身也要消耗能源,其解决风电储能的经济性并未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

中广核宝力格风电场场长韩洪奎则认为,在弃风严重的当下,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水电本身就是清洁能源,搭配风电或光伏发电,新能源的稳定性能提高,有助于提高并网比例。

建议实施配额制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认为,与风电高速发展相比,蒙西电网的系统电源调节能力不足,为了给风电大比例接入,只能对火电采取停机与深度调峰的运行方式,这增加了火电企业经营压力。

就蒙西电网来说,无论如何调配,风电和火电总是此消彼长。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开出的药方是:将风电、光伏发电以及火电打捆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消纳。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表明,2020年,风电跨省跨区输送,与在省网范围内消纳相比,可提升消纳规模1倍以上。其中,跨省区外送风电,应该超过三北风电基地风电开发规模2/3以上。在风电大规模接入的同时,通过跨区域输电,将消纳市场扩充到华北、华中、华东,弃风比例控制在5%之内。

在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严重滞后的背景下,风电和火电均面临外送困局。今年,李建春和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发出建议。李建春认为,《可再生能源法》的第四条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既然优先开发利用,就可以考虑实施配额制,为风电尽可能创造外送机会。

据此,李建春建议,火力发电企业应按18%的比例配额风力发电,年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以2000小时起步;没有火电企业的风电企业,可以比照此办法和额度,允许其他火电企业有偿实现相应的配额比例。同时,在外送电量中,按50%的比例配额风力发电量。而在全社会中,风电上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配额2012年按12%安排,三年内每年增长2.5%左右,到2015年力争达到或超过20%。

实际上,内蒙古的风电弃风现象,只是全中国风电进入瓶颈期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规划的两大风电基地,内蒙古的焦虑最具代表性。以节能减排为出发点,风电开发跑马圈地行将结束,空转的风机叶片不应只是壮观的风景,如何有效利用将是更大的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