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会议正文

风能展独家直播:风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和海上风电发展技术趋势

2012-11-15 14:0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北京国际风能展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11月15日-17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CWP)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时间如梭,转眼间,CWP已度过了五年春秋,迎来了她的5岁生日。作为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四家国内外行业权威机构共同打造的国际风力发电行业高端展示平台,CWP亲眼见证了过去五年中国及全球风电行业的成长、壮大,并逐步走向成熟。为了能够全方位的展现本次大会,北极星电力网三十余路记者将全力为大家呈现本次大会的全程直播。以下为加勒德哈森集团董事长Andrew Garra的致辞,全文如下:

Arthouros Zervos:我说的是一些比较个人的经验,因为施主任和我是25年的老朋友了,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中国第一届国际风能暨展览会的组委会副主席,20多年前我们就认识了。那个时候施主任比现在多得多,我当时的肚子也小得多,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小汽车,当时环境比现在还要好。现在是20多年过去了,我站到这里跟大家讲技术方面的问题,讲技术及技术发展的问题。大家谈到技术一般会谈到风机,但是我想跟大家讲清楚的一点是,在这方面我们其实除了风机还有其他的很多技术方面。技术意味着很多事情,比如说风怎么进来,怎么利用风,你怎么样把风通过风机转换成能量。当然大家刚才提到,或者说刚才我们丹麦的人提到怎么样并网,怎么样进行预报预测,这些都是技术,我们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并网的问题。

我不想具体谈并网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巨大的障碍,我们大家都知道怎么做,我们大家都知道必须去并网,这是别无选择的事情,我跟大家稍微谈谈风的事情。我们知道在这里我们有三类不同风能的发展,路上风能发展,这是比较传统的。还有潮汐间风能发展,还有海上风能发展。中国的一些风场发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一些问题更多,有一些来自风期,有些来自并网,很大的问题来自风力资源的分析,我们这里能够看到的是从80年代到现在的气候情况。我们在这张图上,还要给大家加上我个人的一些注释,我自己在风能行业的经验或者参与的情况,这个路线图非常清楚,在过去10年当中,我们在数据方面大幅度增加,主要通过卫星观察获得的数据。我们知道这意味着我们有非常好的信息,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我们可以对长期的风速进行估计,在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突然一下子就有能力来了解风所处的位置,通过这些长期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相关的预计。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对风场风力资源的一种预测。现在我们对卫星数据的依赖性比以往大大增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需要自己在现场进行观察或者数据的收集。

我们觉得后者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而对卫星数据的恰当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对于长期在风场能量的产出进行更好的预计。我觉得对于风能行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使得风能更多的接近常规能源,我们需要设计我们的发电站,同时也使得我们的风能发电站也向常规电站一样的开展运作,我们知道这里面涉及到短期预测预报的问题,预测一下一个风场在下一个小时,第二天能够有多少的风能可以运用。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天气预报,另外一个原因,在过去20年当中我们计算机的工作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可以看到这个风速的图,我们知道最近五年当中这一切成为可能,这意味着我们把这些风速的预测结果与风场的其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大幅度的改善风场相关预测结果,我们知道现在对于预测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准确了。我们这里绘制了几条线,蓝色的线是代表了过去的预测,而红线表示的是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提前一天进行的预测,我们可以看到按小时提前一天进行的预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风场它是星期五的时候,10点20分做的一个预测,我们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结果,他给我们表明虽然风电有波动有变化,但是我们也是可以预测出来的。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来去使得风场越来越接近于传统发电场,这是其中一个例子给大家展示,我们科学家预测风场出力,风电场变得更加有价值,这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并网更加容易。

这一张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我们未来风电的发展,不光是在中国也是世界其他地区,我们继续并网推进的关键。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这些机械规模,可能大家很多人天天都要去风场,有些人可能不了解风场是怎么回事,我想除非你天天都在风场里,你很难去了解风电当中的整机或者它的叶片有多大,所以我先给大家展示一下。看一下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风电刚刚发展到现在,大家看一下我们风机规模的发展,在过去二三十年当中,我的职业生涯贡献给了风电,它发展是如此之快我们看一下它意味着什么,这个图原来有其他的目的,我加上了一些内容,我们看到有世界上最大的我们所谓像怪物一样大飞机,我们用大飞机比一下我们风机显得很小,飞机在天上飞,但是跟我们风电一样,我们转子叶片在不停旋转,它每天得转一亿多次,它都要经历旋转电机的考验,这种风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旋转电机了,我们突破工程方面的边界或者极限,我们看到这么大的风机,6兆瓦的,我们现在设计两个10兆瓦的风机,现在和未来的相比还是显得小,所以现在我们在工程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有的时候由于政治、商业、金融、融资方面的问题,我们为此焦头烂额,我们忘记了技术方面的投入,我们要制造出非常可靠的大风机,也是工程机构的风机,我们看一下它们跟生活有什么关系。车一直开九个月的话,实际上你开十年也就连续不停开九个月,风机有一个设计这样20年的寿命,实际上它真正运转只能达到15年。我们给大家看一下这个大众的高尔夫车型,把它作为我们新的工程单元,一个风机,单独风机寿命是20个高尔夫的寿命汽车行业要设计,他们也能设计就是说这个车连续开九个月之后,它自然就分解了分裂了,这是很聪明的一种设计。那么是非常高精尖的,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风电当中,这里面看到我们所说这是110米长转子风叶片。那么我们看一下到底计算一下到底有多少空气每秒钟穿过这个叶片,答案是116吨。我们怎么把它正常的话给大家表述出来,比如说还用高尔夫车,意味着空气的质量,也就是100个大众的高尔夫车,每秒钟会穿过100辆车,穿过我们的碟。

我知道我这么说不是很好很聪明的展示,我想让大家明白这个东西多大,我们工程角度每天要面临么大的庞然大物,这是另外一个大的转子叶片,从窗外穿过,它正要经过你往一个风电场。绝大多数工程方面的工作都是花在制造更大的风机上,把它变得越来越大,这一个趋势是继续下去,对于海上风电是这样的趋势,但是对于路上风电不是这样的,我们绝大多数的工程努力,都是花在使得风机变得越来越好,质量更好。有一个很有趣很关键的问题,风机做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它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需要做这件事情。为什么?

风电发出来的这个能量,它和它的就是直径是成平方关系,也就是说你的这个直径增加2倍,真正出力增加4倍,但是和重量是8倍的关系。所以工程师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努力来去应用这样的一个关键的法则。并不是说更大更好,因为重要大了可能影响到它,这是它每天要进行的战斗。由钱资金不是工程方面所限定的,有一个风机大的叶片是一公里长,那它会倒的,从工程角度来说这个不是一个问题,规模不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找什么样一个尺寸,并不是越大越好,我想大家在涉及未来风机设计发展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看一下风机的配置。你可以在各处都看到风机有三个叶片,25年前,有不同,叶片数字不一样,配置不一样,但是今天呢,99%的这些风机都是有三个转子叶片。为什么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京国际风能展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