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市场正文

智慧城市为何能够“绝杀”数字城市

2012-11-21 11:18来源:中国信息界关键词: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电子商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数字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数字城市如今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城市中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城市通信网络、电子政务和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平台等。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开始并非终点。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1)信息获取手段自动化程度低,缺乏动态更新。

(2)信息资源整合滞后,融合共享步履维艰。

(3)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数字城市是多学科交叉、多行业相关、多系统集成的巨大系统工程,至今还没有一个满足要求的、标准的完整体系。

(4)技术限制造成资源难以共享。目前国内空间基准不一致,数据语义不一致,多尺度数据不一致等,造成决策者很难进行决策。比如地震发生了,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都不一样,这就给决策部门带来很大困难。

(5)观念上的差异和部门之间利益壁垒阻碍了信息的共享。

(6)数据多,但用不上用不好,阻碍了数字城市建设。如遍布一个城市各个角落的安监摄像头和识别装置有几十万个,这些摄像头不间断获取数据,数据量很大,但没有很好地得到处理,就导致城市有数据用不好。

(7)当前网络带宽有限,我们查询的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到目前信息检索率还不到40%,这就导致有很多信息我们无法找到。

要解决数字城市存在的这些问题,智慧城市就应运而生了。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也是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诸多瓶颈问题的必然选择。

2、智慧城市具有比数字城市更智能的特征

智慧城市不只是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智慧城市的目标将是更全面的物联,更高效的共享和更深入的智能。

(1)更全面的物联

通过城市宽带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讯网络,以及传感网络得以把属于城市的组件连接起来,从而帮助用户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任务的多方协同共享成为可能,城市资源更有效的得到分配,并彻底改变城市管理与运作的方式。

(2)更高效的共享

通过管理体制的改善,确立信息系统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和共享,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使得城市各职能部门不再是信息孤岛,将更高效的协同运作,从而推动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

(3)更深入的智能

以城市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通过全面的物联和高效的共享,运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识别、预测和实时分析处理,使得城市运行管理中的人为因素降低,在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保障了信息的公开和管理的公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应用系统查看更多>电子商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