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中电投造“核电王国” “三分”核电野心未罢

2013-01-09 16:50来源:《能源》张慧关键词:中电投核电站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依据中电投所持这两家核电站的股份分析,合并持股比例,中电投高于中核,占据第一位置。也就是说,中电投成为AP1000技术在国内的最大投资商,也是运营AP1000核电技术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中电投和中广核等比例(各45%)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采用的则是中广核推出的中国改进型二代加CPR1000技术路线。由于中电投缺乏经验,其将在中广核的带领下建设和运营红沿河核电。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培训中心主任工程师郑北新告诉记者:“红沿河核电站建成后,将由中广核负责主运营5年,也就是说第一把手是中广核的,第二把手是中电投的。5年之后,电站将完全交给中电投运营。”那时,中电投就完全掌握了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经验,且也掌握了CPR1000的二代加技术。

事实上,中电投与中核、中广核关系微妙,在核电技术、电站运营、燃料供应等方面,严重依赖这两家“核电前辈”,但是在技术掌握和人才的管理上又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核电退休专家介绍,中电投依靠薪资待遇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吸引了中核、中广核多位核电人才过去。而中广核也与员工签订了严格的合同,如员工辞职到竞争单位,则需要支付赔偿金,如果能长期在中广核工作,则会有奖励。

为了延揽人才,中电投极其重视对毕业大学生的招聘。因为缺乏自己的设计院,其打算设立核电技术中心,但是尚未在业内形成很大反响。

谋求上市?

进入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证监会最新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初审名单中。一时间,关于中国核建、上海电力、广东核电等核电公司运作上市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

在记者向中电投核电有关人士询问是否有将核电资产进行上市的计划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中电投核电事业部李少刚处长告诉记者:“至少三年内,中电投没有这个计划。”

但事实上,早在2011年,业内就有媒体分析称,中电投将赶超中核、中广核,“成为国内第一家将核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集团。”

2011年7月28日,中电投旗下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定向增发量合计不超过18.3亿股,募集资金拟用于收购中电投持有的上海禾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禾曦能投”)的全部股权。

禾曦能投是由中电投与上海电力共同出资成立,前者持股99.97%,后者持股0.03%。中电投核电持有的江苏核电30%的股权,秦山三期20%的股权和秦山二期6%的股权已被无偿划转至禾曦能投公司。

据当时业内分析,若能定向增发成功,中电投的优质核电资产将通过上海电力实现上市,这将是中国核电核心资产首次登陆股市。对于提升中电投核电资产在业内地位,这无疑是一次绝佳机会。

但据2012年12月的最新消息,上海电力已撤回非公开发行股票申报文件,中国证监会已决定终止审查其非公开发行事宜。上海电力拟募资收购大股东核电资产事宜宣告终止。

这意味着,中电投拟通过上海电力实现优质核电资产上市的计划破灭。“股市整体的萎靡环境成为了此次收购案失败的重要因素。今年A股市场下行走势明显,融资环境恶化严重。上海电力股价已经大幅跌破定向增发价格,融资金额无法完成,收购案只能以‘流产’告终。”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向记者分析。

“由于核电项目所需资金数目庞大,核电公司很难通过内部渠道完成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成为了核电巨头首先考虑的途径。核电重启的序幕已经开启,各大核电公司期待IPO顺利过关的想法‘着实可以理解’。”沈宏文说。由此可见,如果有机会,中电投对核电资产上市还是有所期待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电投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