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市场正文

透视美国大数据爆发全景

2013-01-17 10:49来源:互联网周刊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IC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变革的行业与产业

大数据价值本身的被认知与被挖掘,建立在一个前提下——数据化。我们不能将数据化等同为数字化,后者不过是将模拟数据转换为二进制码方便计算机存储和分析,而前者则是把日常生活、生产、商业等方方面面的现象转化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

正是这个过程,形成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力量——因为这是大数据时代所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对此表示,“大数据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而且大数据本身也超越了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是在网络,生物基因本身也是大数据,各个物种的基因数据产生以后也会产生很多的学术价值、商业价值。”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

从美国市场上已经发生的案例来看,互联网行业、商业智能与咨询服务领域、零售行业受益最大,但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甚至生物科技、天文等领域,都开始“承认”大数据的价值。事实上在美国各个行业和应用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已经遍地开花。

互联网行业,雅虎于2008年初便开始启用大数据技术,每天分析超过200PB的数据,使得雅虎的服务变得更人性化,更贴近用户和客户。它与雅虎IT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协作,包括搜索、广告、用户体验和欺诈发现等;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用户,亚马逊不仅从每个用户的购买行为中获得信息,还将每个用户在其网站上的所有行为都记录下来,这些数据的有效分析使得亚马逊对于客户的购买行为和喜好有了全方位了解,对于其货品种类、库存、仓储、物流、及广告业务上都有着极大的效益回馈。

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也正在爆发——乔布斯通过大数据辅助癌症治疗,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来监测病人的身体颤动,甚至如丹麦癌症协会通过大数据来研究手机使用是否致癌,还有微软这样的公司来分析病患的再入住率等。最著名的案例来自谷歌——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几周前,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它令公共卫生官员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文中表示,和疾控中心一样,谷歌也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判断非常及时,不会像疾控中心一样要在流感爆发一两周之后才可以做到。谷歌公司发现能够通过人们在网上检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后,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而通过一个数学模型处理后,他们的预测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所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时候,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不得不提的还有零售行业。实际上,诸如沃尔玛、Tesco(英国零售巨头)等巨头已从数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也因此巩固了自己在业界的长盛不衰。以曾经因“少女怀孕事件”而成为大数据典型案例的Tesco公司为例,这家全球利润第二大的零售商从其会员卡的用户购买记录中,充分了解一个用户是什么“类别”的客人,如速食者、单身、有上学孩子的家庭等等,并基于这些分类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比如,通过邮件或信件寄给用户的促销可以变得十分个性化,店内的上架商品及促销也可以根据周围人群的喜好、消费的时段来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货品的流通。这样的做法为Tesco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仅在市场宣传一项,就能帮助Tesco每年节省3.5亿英镑的费用。

此外在能源行业,SaaS型软件公司Opower使用数据来提高消费用电的能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Opower与多家电力公司合作,分析美国家庭用电费用并将之与周围的邻居用电情况进行对比,被服务的家庭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份对比的报告,显示自家用电在整个区域或全美类似家庭所处水平,以鼓励节约用电。据报道,Opower的服务已覆盖了美国几百万户居民家庭,预计为美国消费用电每年节省5亿美元。

最值得一提的是生物信息行业。生物信息是继互联网行业之后数据迸发最迅速的行业,并将远远超过互联网产生的数据:人类用0和1创造了虚拟世界,而造物主用A/C/T/G四种元素创造了万物生灵,生命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奥秘尽在其中。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的测序价格由十年前的上亿美元降至今天的数千美元,这使得更多人、物种的DNA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个体全基因组信息的获取,使得个性化诊疗服务成为可能。大数据时代,一切的一切都存在着可能,而这一切的改变我们也正在体验之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