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释放所有负面:中兴通讯欲2013轻装上阵

2013-02-04 10:08来源:通信世界网关键词:中兴通讯亏损中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塞勒(RichardThaler)曾提出过关于好消息和坏消息发布的四个原则:(a)如果你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把它们分开发布;(b)如果你有几个坏消息要公布,应该把它们一起发布;(c)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d)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

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框架效应的案例,但如果把这个理论放在2012年的中兴通讯身上显然就不成立了,因为我几乎想不起来2012年中兴通讯到底有什么好消息,因为它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少数的好消息也被淹没了。对于一家大型的,拥有近10万人的公司而言,连续的亏损掩盖了所有的好消息。惟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在2012年底看到了中兴做手机15年来最好的一款手机,其能否成为中兴2013年的好消息还有待市场检验。

那么,中兴通讯这么多坏消息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全球行业大势中兴通讯在劫难逃

过去10年,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电信设备企业成为走向国际市场的明星,但我们要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收获和增长是建立在北电、朗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一堆传统电信设备公司消亡或者业务大幅度下滑基础上的。因为过去几年,全球运营商市场设备的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不足2%,而且增长主要在一些边缘和配套基础设施上,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反而不增反降,蛋糕并没有做大,华为、中兴获得的只是别人消亡的。

在2007年中,当全球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仅剩阿朗、诺西、爱立信以及华为和中兴时,业界有人认为电信业的冬天过去了,但回首2007~2011这5年,冬天非但没有过去,反而更加严重,尤其是2008~2010年这三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更使得诺西、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不断调整业务构成,甚至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开源节流,经过几年的痛苦调整期,我们看到爱立信和诺西已经基本完成了调整,按照新的方向发展。而阿朗虽然也做了不小的调整,现在看,和诺西和爱立信相比,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不过,其调整也已经初步见到效果。

那么,对于两家一直保持增长的中国企业而言,日子就一定好过吗?我想答案大家很清楚,到2011年底,华为和中兴在传统通信设备领域都停止了高速增长并且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的趋势,甚至部分业务出现亏损,而有增长的也是新进入的电信管理服务等项目。

两家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还在于在终端和企业网市场的拓展,比如中兴收益的三分之一来自终端,华为收益的五分之一来自终端。另外,在企业网市场由于之前盘子很小,所以增长也不错。

而到了2012年,海外三家的调整基本见成效,市场份额下滑基本止住,聚焦的业务开始提升,收入和利润开始均衡发展。而对于运营商而言,也希望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对手参与网络建设以保证成本降低和长远发展的安全性。因此,调整的矛头开始指向中国的两家企业。

从华为2012年全年的预报也可以看出其传统运营商市场增长非常之低,比如在GSM领域仅有2%的增长,在UMTS也仅有3%的增长,增长最高的还是电信管理服务高达70%,但整体规模有限。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1603亿人民币(约合2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6%。但相对于2011年,其终端业务和企业网业务的增长也明显放缓,因为新进市场的竞争难度远比之前预估的困难。

那么,对于中兴的数据就显而易见了,传统通信业务不是增就是降,目前从其预报的财报看,肯定是降低的,如果是,其二十几亿的亏损也就可以理解了。此消彼长,就是这个行业如今的局面。谁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谁的防风险意识强,谁转型或者说新业务开拓得好,谁的日子就好过。

现在看,2012年,对于中兴通讯而言,正好是问题的集中爆发点,和之前诺西、阿朗、爱立信等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中兴在2013年也必须要进行更为彻底的改革,才有望摆脱这一规律。至于华为是否也陷入这个大势,就要看其终端业务和企业网市场在2013年的表现了,同时还要看2013年传统运营商市场的发展情况,尤其是LTE等方面的进展速度,因为海外三家基本缓过劲来,这块市场的竞争肯定会日趋激烈,谁也不敢再输,否则只能落得退出市场的下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