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3-02-06 10:07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景春梅关键词:能源能源消费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欧美债务危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世界能源市场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和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受此影响,我国能源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从数量看,目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煤炭产量、电力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核电、光伏发电的增长速度都为世界第一。但从质量和效益看,整个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能源效率不高,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制约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待破除。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充分彰显了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发展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指明了未来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关系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近年国际能源形势

新变化新特点

(一)气候变化促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呈低碳化、清洁化趋势。近年来,由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得建立低碳社会、发展绿色经济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各国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以风能、核能、生物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获得快速发展,世界能源消费低碳化、清洁化趋势逐渐显现。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带来契机。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本国能源安全与推进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纷纷制定“绿色能源计划”和“绿色能源新政”,给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美国颁布《未来能源安全图》和《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开发、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燃料基础设施。日本在福岛事故后积极寻找可再生能源替代核电,而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相继制定适合其国情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从各国的战略决策看,以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将持续突破,其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很可能大大超出预测。而以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配套技术的良好预期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发展,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因此,美国专家预言,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将有可能引发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三)页岩气革命使美国能源独立成为可能并正在撼动全球天然气格局。近年来的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能源独立之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美国页岩气产量从2000年122亿立方米爆发式增长至2011年的1800亿立方米,占其国内天然气产量的比重升至34%左右,已于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目前,美国的部分石油开始被所天然气替代,能源进口的比重不断降低,自给率逐步上升。2005-2010年,美国石油自给率从30.1%上升至49.5%,一次性能源自给率从69.2%上升至78%。页岩气革命不仅逆转了美国天然气进出口局面,并可能进一步改写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美国将在2016年成为液化天然气(LNG)净出口国,2021年成为总体天然气净出口国,2025年成为管道天然气净出口国。

(四)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全球能源格局。日本的福岛核事故不仅影响了世界核电发展进程,而且对全球能源开发利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日本宣布中止核能发展计划,德国、瑞士、意大利选择弃核,法国、英国、瑞典表示将继续开发利用核能但更加注重安全,美国也要求加大核电安全检查监督。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比原规划下降10%-50%,即5500万千瓦-2.75亿千瓦,由此将造成国际电力供应的巨大缺口。这些缺口需要由油、气、煤等化石能源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填补,世界能源格局势必随之发生变化。

(五)地缘政治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正在加深。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再到俄国西伯利亚和其远东地区巨大的地理带,未来几十年内是世界油气的主要供应源,为“石油心脏地带”。世界性的油气需求主要在“石油心脏地带”外部的两侧。近年来,一些能源消费大国为争夺能源频频介入这些能源富集地区,加剧了该地区的政治动荡和民族冲突。同时,这些地区的政治局势又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走势。2011年,中东和北非政治局势动荡和今年伊朗等国家紧张局势成为油价高涨主要推动力,地缘政治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正在加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