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正确处理能源发展中的五大关系(能源辩证法)

2013-02-20 09:56来源:中国能源报 管清友关键词:能源电力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中心东移与生产中心西移的关系

从全球来看,世界能源消费中心正在转向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由于北美地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世界能源生产中心正在逐渐回归西方。两个中心的转移,势必牵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带来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大变迁。因此,要从战略高度和全球视角认识两个中心转移的重大趋势。

从国内来看,东部地区依然是能源主要消费区,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的中心,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个区域是我国未来五大国家能源战略基地。资源能源开发要与区域发展相互协调,并与国家对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结合起来。东部地区要为消耗大量资源能源支付更高成本,中西部地区要实现资源增值并把增值部分留在本地用于地方经济发展,弥补历史欠账。要继续完善能源运输、传输系统,大幅降低能源流动的经济成本和制度成本,缓解地区结构性供需矛盾,解决“能源贫困”和“能源公平”问题。要把国家能源网络(电网、气网、油网)的规划、布局和完善纳入国家规划之中,规避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业本位主义,探索电网改革和油气管道国家化问题,并在条件成熟之时予以实施。

4、正确处理能源行业改革与国企改革的关系

近年来,能源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中国的能源企业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国际化、规划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企业改革的成效并不能掩盖行业改革滞后。社会舆论广为诟病的“垄断”、行业集中度过高、“大而不倒”等问题绝大部分与行业改革滞后有关。行业改革绝非企业力所能及,更非某一部委力所能及。行业改革需要壮士断腕的政治勇气和魄力,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明确行业标准,消除行政性进入门槛,实现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只有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能源行业之中,才能提高能源市场的效率,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因此,除了继续深化国有能源企业改革之外,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推进能源行业的全方位改革。与能源行业相关的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及其形成机制改革要尽快推出。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能源价格如果不能实现至少是部分的市场化,行业改革和企业改革都将停滞不前。要充分认识到放开原油进口限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的重要意义。

5、正确处理能源外交与“走出去”的关系

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需要国家稳定的、成熟的外交政策的有力支持,才能“走”出成果,“走”向成功。近年来,能源外交成为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大国影响力,并谋求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舞台。

能源外交与“走出去”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企业“走出去”大多是在能源外交的框架下实现的。很难想象企业“走”到敌对国去“开疆拓土”。外交是内政在国际社会的延伸,能源外交应该为国内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为能源发展服务。当然,在一定条件下,能源事务也应该服从服务于外交,但这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外交政策稳定、长期、连贯对于能源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一些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很多短期投资行为,除了与企业的体制有关,也与外交政策能否保持稳定、长期、连贯有关。能源外交和企业“走出去”应该遵从现实的物质利益,还是某种理念或价值观?长期来看,这是值得决策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但我们需要有朋友,也需要有底线。

能源发展,绝非能源行业一家之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功夫在诗外”。如果我们抱着传统的思维不放,很多问题可能永远是无解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被解决的,而是被遗忘的,那正是因为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作者为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