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世界新能源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图)

2013-03-05 10:59来源:国际商报 于新东关键词:新能源电力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所谓立足国情,就是一切新能源发展的现实政策和未来规划都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能源的基本国情来说,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而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因此,立足上述国情,必须走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比如,中国在特高压技术突破和工程建设方面的世界领先,就是一个立足国情的成功范例。尽管存在争议,但有关专家指出,正是由中国新能源资源都相当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的区域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比其他国家更需要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由此进军,最终成就了在这一领域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的中国式制高点。

所谓自主抉择,就是新能源发展的道路选择和侧重取舍都必须是独立思考并不受外界干扰所做出。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新能源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产业规模备受各国青睐,纷纷被列为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因而,一些成功的做法及经验,当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值得学习借鉴。但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各国发展新能源的路径、重点和政策存在明显不同,发展状况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因而又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即自主抉择的发展道路。比如,对于现在热炒的页岩气开发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关专家也是从中美国情的差别分析入手,清醒冷静地指出,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页岩气是重要领域,要高度重视,但不能为人忽悠,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因而应该在具有基础与优势的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所谓着眼技术,就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都必须是以技术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和核心抓手。技术是决定新能源革命成败的关键,但技术方向的多样使得技术研发风险性陡增,方向选错将难以补救。因此,必须依据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科学预判,从而有选择、有重点地确立技术的战略主攻方向。当前,我国新能源领域一方面纲领性的技术发展战略重点尚未明确,另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依然严重困扰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要针对我国石油储量少、对进口石油依存度高的特点,必须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特别是积极推进太阳能,海洋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大力培育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形成持续创新能力,从而改变因技术不掌握而造成的竞争力弱、盈利微薄等发展被动局面。

所谓博采众长,就是新能源发展的取长补短和改进提高都必须以世界眼光和国际合作为不二法门。新能源革命是波及全球的重大事件,因而也离不开全球的密切交流与大力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技术,其中就包括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技术。中国在利用全球的资源与技术来支持新能源发展方面是积极而主动的,不仅合作对象多元化,而且合作领域多元化。

据商务部指出,中国与近30个国家建立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已参与了20多个国际能源合作组织和国际会议机制,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内容不断深入。同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针对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利弊共存问题,须着重研究制定既能在交流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的长期指导战略,又能很好保护自身利益的具体应对策略。因为新能源革命既是应对当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又是化解今后资源能源制约的必由之路,攸关各国切身利益,因而今后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将成为常态,但总体上看竞争态势十分激烈。说到底,国家之间本质上还是竞争关系。因此,在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用好用足国际创新资源的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防止欧美等对我们在发展新能源上设限和施压,特别是运用政治、贸易、金融等手段进行打压。可以说,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到美国和欧盟的“双反”制裁就是活生生的明证。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