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中国煤炭等传统能源应如何转型?

2013-04-02 10:54来源:中国矿业报 李丹关键词:煤炭能源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在做好煤炭基础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朔州因煤炭开采,每年伴生出来的煤矸石有4000万吨,同时,发电也要产生粉煤灰,朔州市历史上已堆积的粉煤灰有上亿吨,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

因此,我们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还有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使朔州形成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的格局。

记者:您也提到了,煤电产业的排污是比较严重的,如何变废为宝呢?

李正印:就一些新项目的建设来说,土地利用就是个制约。因此,朔州坚持在土地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认真落实对露天采矿用地的改革,对一些废弃工矿用地进行整合,包括对城乡用地的增减挂钩,通过这些方法,保证转型项目的用地。同时,我们也加大了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引进商业银行进行合作。朔州已成为全省资本市场的一个试点。我们要培育一些重点企业实现上市,进行融资。去年,朔州新增的存款和贷款比例达到了80%,彰显了金融业对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作用。此外,我们注重科技和人才方面的创新。我市实施了“三个一百”工程,即“引进百名人才、联系百名高校、聘请百名专家”,邀请高级人才到朔州工作,优化这里的人才结构,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记者:朔州如何在生态修复机制方面保障转型发展?

李正印:由于历史原因,朔州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是,我市右玉县人民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该县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3%上升到53%,不仅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孕育了伟大的“右玉精神”。朔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大力学习“右玉精神”,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连续几年来,朔州每年植树造林33万亩。去年,我市还加大了水利系统的建设力度,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改造,恢复生态。我们利用生态补偿资金,规定挖1吨煤要栽1棵树,实现生态修复。同时,我们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市场、争取上级补助,整体上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等造林绿化工程,实现绿色发展。

为了让绿色越来越多,我们从财政方面加大对上述生态修复项目的支持。一方面,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去年一年,我们精简审批事项190多项,将保留的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同时开通了重大项目的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提高行政效能。

总之,朔州将在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转型发展。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全市人民继续坚持努力,不懈奋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