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托口十年 托口水电站移民深度调查

2013-04-24 09:16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学萃关键词:水电工程水电站水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25公斤稻谷和安置补助费悬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移民普遍对土地补偿中的两个问题存在疑问:一是土地补偿中的稻田按照每年625公斤稻谷/亩进行实物补偿;二是安置补助费。

对于625公斤稻谷实物补偿出台的原因,设计方中南院的解释是:“淹没土地以‘占一补一’的原则,托口周边已不具备开田条件,老百姓又不愿外迁,所以才有实物补偿,不恢复实物,但可以恢复功能。”

“种田是为了产稻谷,那么我就还你稻谷,但为了方便操作,就将亩产稻谷按照市场价折算成货币,老百姓可以拿这部分钱去买稻谷。”李金平说。

按照湖南省2010年9号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主要生产资料被征占比例大于15%的,不得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方式。”这句话,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托口水电站实行实物补偿的合法性。

据洪江市移民指挥部相关人士透露,对于实物补偿方案最初业主五凌电力并不认同,“是洪江市花了大力气争取来的”。既然是花大力气争取来的政策,为什么移民又普遍不满?

针对实物补偿,9号文明确:“采用长效实物补偿安置方式的,要分别按各类土地征收时每亩地补偿补助费的十六分之一折算成稻谷重量标准,作为每亩每年的实物补偿标准。”

而按照湖南省2009年43号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43号文”)和201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2012年调整文”),对于洪江市稻田的补偿标准已有明确界定(见表二备注)。托口移民的稻田补偿标准显然没有这么做,移民也不知这625公斤稻谷的真正来历。

记者通过仔细计算发现:按照625公斤稻谷实物补偿所得,少于按照湖南省这两个征地补偿文件补偿所得(详见表一、表二)。有移民告诉记者,实物补偿标准中所谓的“市场价”,实为国家粮食收购价,而国家粮食收购价一般都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推行的最低粮食保护价,洪江市真正的稻谷市场价早在2010年就已经涨到了2元一斤。

另外,有移民向记者反映,在托口水电站的土地补偿中,湖南省政府和中南院似乎有意混淆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两个概念。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他们现在就用这625公斤稻谷包打天下了,就说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和青苗统统都包含在里面。”王雪峰说。

《土地管理法》第47条中明确:“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实际情况是,无论是43号文还是2012年调整文,湖南省都将两者合二为一,直接按照不同的稻田类型给出一个价格。这一标准虽然方便操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疑问:

首先,《土地管理法》和2006年国务院471号令都明确了以“被征收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为基准计算,湖南省出台的文件中并未明确这个平均年产值。

其次,按照上述国家政策,土地补偿费交由村集体或村民小组统筹,不能直接发放至移民手中。湖南省文件中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二为一后,村集体以及移民无法确切知晓哪一部分应该发放给移民、哪一部分由村集体保留,因此移民要求政府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加以明确并张榜公示。

然而,根据湘政办发【2005】47号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湖南省征地年产值标准的通知》中,又将稻田分为两类,其中一类1650元/亩,二类1400元/亩。为此,王雪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使按照1400元来计算、只算到《土地管理法》的下限,土地补偿费按6倍计算,安置补助费按4倍计算,也有14000元/亩,更何况国务院471号令规定的是16倍。”(详见表三)

由此可见,湖南省有关征地补偿标准,前后已有3份价格不一的文件。当记者就上述相关问题致函湖南省移民局要求采访时,湖南省移民局以“要汇报请示湖南省委宣传部”为由婉拒。

基层干部“出气筒几面不讨好”

令人疑惑的是,作为湖南省重点工程,记者在查阅相关文件时,除了《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条例》和9号文外,未见到湖南省人民政府或湖南省移民局针对托口水电站出台移民搬迁安置实施细则。

在中南院给记者的一份文字资料中显示,关于托口水电站(湖南)农村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征地实物补偿方案、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审查等内容,湖南省均以复函和会议纪要的形式出现。

从封库令(即停建令)到补偿标准、以及移民的生产安置和搬迁安置政策均以洪江市人民政府和洪江市移民指挥部的名义发布。按照行业贯例,这些政策一般都由省政府牵头出台。

作为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的协调机构,洪江市移民指挥部2004年成立至今,已换了4任指挥长。现任指挥长由常务副市长杨理鸾出任,洪江市在人口核定、宅基地分配、移民腾地建房等方面出台了10余项优惠政策,对搬迁安置工作实行了“常委包村、单位包组、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度。

然而,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难以逾越、湖南省政策不统一,一方面是移民物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加上地方维稳的严峻形势,任务层层下达之后,移民这一号称“天下第一难事”的重任,就落在没有经过系统现代政治理论与技巧训练的基层干部头上。

“待遇很低,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出气筒几面不讨好。去年一年,我头发全白了。”说这话的,是托口镇朗溪村村长粟巧军,今年49岁,他曾三次申请辞职。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口,粟巧军匆匆扒完一碗饭,骑上电摩托,要赶去处理一起村集体与农民关于塘坝水库的纠纷。

同样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还有托口2.4万移民。

按照国务院471号令所公布的“三原原则”,以现在的房屋补偿价格,老百姓只能修建起原标准、原规模、原功能的住房。但按照洪江市政府对新集镇房屋建设的要求,托口移民几乎都要贷款才能盖房子。“有的家庭为了修房子已债台高筑,政府补的那一点建房补助少得可怜,而且还没有因为移民被迫建房而发放误工补贴。”粟巧军告诉记者,“三原原则”早已不适应当前移民实际,严重制约了库区的经济发展,应当废除。

湖水淌过我的家园

“你现在看到的托口是没有灵魂的,只是一排排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粟巧军告诉记者,原来的托口古镇,曾有“小南京”和“夜上海”美誉,边贸发达。“一个院子、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故事,一淹没就没有了。”

记者在托口旧镇采访期间,正赶上托口镇的“赶场”,这边是陆路上行人往来络绎、那厢是水路上船只来往穿梭,码头边,船只密密匝匝地一字排开。集市上人声鼎沸,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足可想见当年这个4县9乡镇边贸之地、两江汇合之地的繁华,就连贵州瓮洞镇的百姓也要坐了船顺江而下到这里来赶集。

粟巧军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为《湖水淌过我的家园》,他说,虽然显得有些悲壮,但却是托口人的真实情感,只是苦于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动笔。

托口水电站建设对这个盆地来说,无论在物理上还是心灵上,都不亚于一场地震,有人甚至将关乎利益的博弈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托口移民的不安,更还来自于对明天的未知与渴望。

在粟巧军的记忆里,物产丰富的托口,每年5月端午就有杨梅、中秋就是板栗、冬天累累的柑橘和大红甜橙几乎要把树枝压断。“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托口再也找不到这么肥沃的土地了,现在最好的柑橘园每亩才补偿22488元,还包括了青苗费,这么低的补偿标准,这些失地农民以后靠什么生活?应该给失地农民搞一个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对于后期扶持问题,洪江市移民指挥部给记者的答复是:“我们规划修建了环库公路,将依靠水库,打造旅游、生产加工、养殖、种植四大产业。”他们表示,移民社会保障正在努力中,市场的培育还需假以时日。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洪江市政府准备在库区建高尔夫球场和国际会展中心,这一点移民们颇有微词:“什么高尔夫球场,我们老百姓不懂也无福消受,那是富人的乐园。”

截至记者发稿时,托口水电站业主五凌电力以“移民问题太敏感,无论站在哪一方说话都不利于工作的推进”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托口十年,各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什么还是没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多赢结局,或许这才是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工程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