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小型铀矿企业成“投资新宠” 市场前景看好

2013-04-24 15:09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电核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两年多来,大多数矿公司的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大型铀矿企业也纷纷收缩投资规模。但是,随着国际铀市场前景逐渐看好,小型铀矿公司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小型铀矿买方市场的形成

福岛事故导致日本和德国关闭多座反应堆,铀需求随之下降,国际铀价也一路下跌。截止到2013年2月底,国际天然铀价格稳定在42美元/磅(U3O8)左右,远远低于2011年最高时的近73美元/磅(U3O8)。阿海珐集团、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等一些大型跨国铀业公司也纷纷推迟新铀矿项目的开发工作,市场悲观气氛浓重。

然而,消沉的市场为买方提供了机会。在过去两年中,小型铀矿公司屡被收购,收购的数量比此前3年的数量之和还多。

小型铀矿公司受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国际铀价大跌已经使天然铀成为少数几种现价低于长期平均价格的商品之一,投资价值日趋明显。其次,世界核电工业发展前景看好,带动了铀市场的发展前景。日本福岛核事故没有改变世界核能复苏的大趋势。目前,全球共有64台在建核电机组,随着这些机组陆续投运,铀需求也将进入稳定增长期。据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预计,到2022年全球核电机组数量将净增91台,届时全球铀需求将比现在增加近1/3,接近10万吨(U3O8)/年,而2011年全球天然铀产量只有6.4万吨(U3O8),缺口巨大。第三,就近期而言,美国、俄罗斯高浓铀稀释协议将在2013年下半年到期,其造成的市场缺口将需要由天然铀生产来弥补,对铀市场而言,这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当下被视为最佳收购投资时机

在过去两年中,一些大型矿企虽然放缓了若干已有项目的开发工作,但同时也加紧了对小型铀矿公司的兼并,甚至在一些优质目标上展开激烈的交锋。

力拓公司在与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之后,于2012年兼并了加拿大哈瑟尔勘探公司(HathorExploration),而这起交易又促使力拓公司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丹尼森矿业公司(DenisonMines)收购了裂变能源公司(FissionEnergy),以控制哈瑟尔公司所属资源的周边资源。

2013年1月,俄罗斯国有铀资源公司(ARMZ)吞并了加拿大第二大铀生产商铀壹公司(UraniumOne)。ARMZ本来就持有铀壹公司51%的股份,因此在提出收购剩余股份时,曾引起铀壹公司少数股东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ARMZ已经有了绝对控制权,没必要进一步吞并,而且他们还担忧ARMZ的国有身份会制约铀壹公司的自由发展。但看好市场前景的ARMZ是“铁了心的”,在审时度势之后做出承诺,在全股控制铀壹公司后,仅会将其改成非上市公司,独立的运营模式依然保留。至此,少数股东终于点头。ARMZ费尽周折将铀壹公司纳入囊中,说明ARMZ认准了眼下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这起交易或许表明疲软的铀市场已经触底。

待价而沽与发展困境

目前,市场上依然有若干小型公司待价而沽,有的颇具投资吸引力,有的则在为生存而挣扎。在多伦多创业板上市的阿尔法矿业公司(AlphaMinerals)在2012年11月宣布其位于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的帕特森南湖(PattersonLakeSouth)项目获得令人鼓舞的钻探结果,时至今日其股价已经上涨了6倍。该公司表示正在与若干个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其首席执行官称,公司已受到多家投资者的关注,但就交易而言,还为时尚早,目前也没有收到令人心动的报价。然而,另一些小型铀矿公司则在为寻找资本而挣扎。进入2013年以来,加拿大U3O8公司的股价下跌了9%,为了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两位公司董事不得不出售部分股份来筹集所需的大部分现金。

此消彼长的博弈——铀矿投资热的大背景

2003年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三,这三大天然铀生产国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7%。除了传统的铀矿三大国以外,非洲4国(纳米比亚、尼日尔、马拉维和南非)的铀矿山产量占世界铀矿山总产量的18.54%。和铁矿一样,铀矿资源也早已被全球发达国家巨头们垄断。

兼并垄断已是事实

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铀矿开采业经历了大量的兼并与重组,使铀生产逐步集中在几个大型生产商手中。2010年,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Cameco)、法国阿海珐集团(Areva)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的铀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7%。全球前十大采矿公司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87%。

不过,由于世界各国对铀矿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型的矿企都开始进入铀矿开采业,并向新铀矿的勘探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些大型的铀矿公司也在进行竞争并购。

2002~2008年初,铀矿公司共完成了72笔并购交易,其中绝大部分并购出现在铀价飞涨的2006年。兼并的结果是形成垄断,致使七大铀矿公司控制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可采铀储量,其年开采量也占了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按照铀矿石储量的保证程度排序,拥有超过150万吨地质储量的澳大利亚公司必和必拓首屈一指(占世界总储量的43%),拥有53.8万吨铀储量的俄罗斯公司APM3稳居第二位(14%),居第三位的是法国AREVA公司(约14%),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公司卡梅科(Cameco)和哈萨克斯坦核工业公司。

此消彼长的扩张格局

受福岛核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在2012年出售澳大利亚最大的未开发铀矿,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迫使其储存现金并调整发展计划。2012年8月,必和必拓称已经同意作价4.3亿美元把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Yeelirrie铀矿出售给Cameco公司,稍早前,该公司宣布取消在南非的OlympicDam铜铀矿扩建计划。

但与此同时,据相关报道显示,对于铀资源巨头而言,即使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它们也未放慢对全球铀资源版图的扩张,铀矿市场只不过是变成了一种此消彼长、“风水轮流转的资源博弈”。与必和必拓的暂时放缓脚步不同,阿海珐则加快了抢占铀矿资源的进程。

在2011年世界核能协会公布的数据中,阿海珐铀矿产量排名全球第二,占到全球总产量的16%。其中,超过1/3的产量来自哈萨克斯坦。2012年,阿海珐在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超过4000吨,同时它还拥有当地最重要的Muyunkum铀矿的开发权——该矿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开发价值的浅层铀矿项目”,预计生产成本仅为每吨28美元,而国际市场售价则可达到每吨60美元。

谋求扩张的不仅仅是阿海珐。据加拿大媒体报道,铀矿领域的两大巨头力拓和卡梅科,已在全球屡屡交手,试图扩大在铀矿领域的地盘。目前,由于大部分著名的采铀矿床的储量均日趋枯竭,这几大矿业巨头公司都把找矿重点放在新区,一般是通过建立新的地勘公司或合资企业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寻找新矿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