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政策正文

《洛阳市“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全文

2013-04-26 09: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脱硫脱硝除灰除尘余热余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着眼于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加快促其做大做强,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

2.坚持产业集聚,发挥优势。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坚持自主创新,培育特色。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重视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快实现产业化。缩小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关键技术、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品牌,增强在全国节能环保市场的竞争力。

4.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市场资源培育本地节能环保产业,引导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5.坚持创新服务,引导消费。推动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市场化,鼓励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服务外包,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市场。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到201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40亿元,年均增长20%;利税115亿元,年均增长20%。节能产业年产值达到460亿元(其中,高效节能装备产业和节能产品产值290亿元,节能服务产业产值20亿元,系统优化领域产值15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90亿元。

2.综合实力。到2015年,力争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达1-2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以上。重点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生产优势骨干企业和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培育国家级品牌和产品3-5个。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建成布局合理、品牌效应明显、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

3.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强的节能环保产业自主研发能力;部分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装备和产品。

4.产业体系。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优势主导产业链:以冶金、矿山节能及系统优化为主导的节能装备产业与节能服务产业体系;以LED节能灯核心科技为主导,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全的产业体系;以光伏电池为核心技术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链;以工业隔热材料为主导的节能材料生产体系;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城市矿产”开发利用为主导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以水泥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及烟气脱硫脱硝为主导的大型先进环保技术与装备制造体系。

三、产业布局

(一)总体布局

根据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和潜力,依托我市现有产业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打造以洛阳国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两个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带为依托集聚发展、以嵩县节能环保产业园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新兴产业支撑。

(二)产业基地

1.洛阳国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洛阳国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由产业核心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提升区(涧西区和洛新产业集聚区)、基地拓展区(洛龙产业集聚区和伊滨产业集聚区)三个功能区组成,面积约460平方公里。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双瑞风电、中航锂电、LYC公司和洛阳金诺等为核心的企业组群,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动力电池和绿色照明等产业,建设新兴能源节能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依托中重自动化、智超机电科技和源创电气等企业,重点发展变频电控、电机同步智能控制;依托中色科技、洛阳天誉等公司,发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

涧西区依托中信重工、中冶重工、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色科技和一拖集团等规模企业,建设矿山、建材、石化等传统行业节能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洛新产业集聚区依托洛阳耐研院,重点发展超高温高强、中高温晶体纤维复合节能隔热材料、微纳孔和气凝胶节能保温材料以及高效节能涂层材料,建设高新节能材料产业化基地。

洛龙产业集聚区依托阿特斯光电、四季沐歌和中集凌宇等公司,重点发展光伏节能产品、新型混合动力车产业,建设光伏节能产品与节能环保汽车生产基地。伊滨产业集聚区依靠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和褐煤提质余能利用成套装备,推动余热余能利用装备成套化、系列化制造,建设有特色的中信重工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硫脱硝查看更多>除灰除尘查看更多>余热余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