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日本召开研讨会 调查核事故“谜团”

2013-05-03 09:43来源:中国网关键词:核电站核泄漏核燃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日本NHK网站5月1日报道,为了通过吸取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完善原子能发电的规章制度,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为了调查事故中的未解“谜团”,召开了首次研讨会。并决定,今后将继续进行现场调查,探明事故真相。

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东京电力公司和国会以及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委员会都总结了调查报告书。但是因为事故现场辐射严重,所以现在还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未解之谜。

本月1日召开了首次研讨会,原子力规制厅的工作人员以及19为专家参加了此会。

首先,原子力规制厅的工作人员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说明。三个问题分别为:“地震的影响”、“燃料是怎样溶解的”和“放射性物质是如何泄漏的”。

随后,国会的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地震发生之后,从一座建筑物的4楼看到1号机的冷却装置发生不明原因的漏水现象。在研讨会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东京电力公司推测表示,“从上层的燃料槽中冒出来的水是通过空调泄漏出来的”。对于这一说法,专家们称,“重点是是否因为地震使冷却装置失去了制冷作用,所以应该调查清楚这个问题”。也有专家表示,“空调坏了是因为地震引起的,还是因为漏出的污水带来的压力造成的,应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

规制委员会委员更田丰志称,“重要的是要把对这次事件的反省结果反映到规章制度上,所以我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那些不能完全确定的所谓的事实”。

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决定,今后将继续对现在尚未解开的谜题进行调查,且会分别就每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将会探明事故真相,把从这次事件得到了教训反映到原子能发电的规章制度上。

未解之谜

其中之一就是,地震的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后,表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超出预想的海啸”,因此说明地震并未对重要机器造成影响。

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检证委员会认为,“海啸到来之前,封闭放射性物质的机器没有遭到破坏”。

对此,国会组织的事故调查委员会,以没有在安置原子炉的建筑内进行仔细调查为由,指出“不能说地震没有对重要机器造成损害”。通过以上情况,了解到了国会的事故调查委员会对于“地震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核燃料在发生堆芯熔融(由于冷却材料的流出,引起堆芯高温而使可燃料融化的一种最危险的现象)的时候,是如何溶解从而破坏原子炉的”对于这一问题也尚不清楚。

现在也有必要对原子炉和存储容器中残留的已经溶解的核燃料进行冷却处理。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8年内将废炉内的核燃料清理干净,但是现在尚不清楚残留的核燃料在原子炉的哪个地方,且以何种状态存在着。

“放射性物质如何泄漏的”也是一大谜题。

推测在发生了堆芯熔融的1号机和3号机内,储存容器和管道的连接处可能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出现了问题,而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但是不清楚具体是如何破坏的,怎样泄漏出来的。

今后,为了确保原子能发电的安全性,查清原子炉和储存容器的哪个地方存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距事故发生已经过了2年多,至今仍未查清此事。

此外,还有2个课题尚未查清。其一是,1号机的冷却装置“非常用复水器”在地震发生之后是怎样运转的。另外一个课题是,还未评估出泄漏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具体含量。

正在调查中课题

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在调查核电站事故的谜题时,遇到以下一些问题。通过测量发现,当初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发生后泄漏出的放射线量至今依然很高,且能进行现场调查的地点有限。而且因为实施了废炉作业,所以有些设备现在已经不是事故发生时的原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将如何进行调查,是一项具有难度的课题。

去年3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反应堆厂房内,检测到了最高达每小时72.9希沃特的强辐射。强辐射是因事故发生后飞散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所携带的,所以直到现在为止能进行现场调查的地点也很少。

第一核电站的废炉作业,若拆除设备和机器的话,可能就无法将其保持在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因此规制委员会决定,要在实施废炉作业前进行确认,一边作好记录一边进行调查。

对于规制委员会来讲,最大的课题就是,在高辐射量和废炉作业等重重阻碍之下,如何推进调查工作。

有必要把从事故中得到的教训传达到世界各国

专业为原子炉工学的北海道大学教授,奈良林直是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就研讨会的一名成员。他说“仔细对核电站事故进行调查后,在吸取了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应如何应对今后的核电站问题。这不仅是对日本的要求,也必须向全世界各国传达此次教训。特别是要调查清楚发生事故时,储存容器内部哪个地方发生了问题,是如何发生问题的。通过调查结果来灵活运动原子能发电的安全对策,这是非常重要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泄漏查看更多>核燃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