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国际正文

智利地热开发取经新西兰(图)

2013-05-29 10:1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力地热发电电力装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力地热谷智利是全球最具地热潜力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缺乏产业投资激励机制,该国在地热开发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不过,随着日前与新西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达成,这一局面或将改变。

智利是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的一部分,这个全长4万公里的马蹄形区域围绕在太平洋地震火山频发地区,地球上90%的地震和81%最强地震发生在该地带。因此,智利国内地震频繁,且拥有全球最长的火山链,全球约10%的活火山都在该国境内。

地热是一种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资源,除了可用于发电,还能直接用于采暖、制冷、医疗洗浴和各种形式的工农业用热,以及水产养殖等,但拥有这一宝贵资源的智利迄今仍没有1兆瓦电力来自地热。智利地热能源协会负责人贡萨洛·萨尔加多无奈地称:“地质构造赋予了智利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我们却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

事实上,智利很早就开始研究地热开发潜力,并于1907年在该国北部的地热谷(ElTatio)钻得第一口勘探测试井,接着又在1931年相继钻得两口井。地热谷是全球最高的间歇泉聚集地,高出海平面大约4200米,尽管地热谷间歇泉的喷发高度很少超过几英尺(蒸汽升腾的高度更高),但其产生的影响惊人,它形成了安第斯山脉的美丽背景,让它看起来犹如另外一个世界。

上世纪60年代末,筹集了足量融资的智利政府曾制定过详细的地热勘探开发计划,但最终因受到公众和旅游企业的强烈抗议而告吹。

直到2008年,一个名为GeotérmicadelNorte的财团成功获得智利政府首肯,在距离地热谷几公里的Zoqueteravine地区启动了一个地热调研活动。次年9月,一股高达60米的蒸汽流从勘探井中喷发出来,这一反常现象持续了3个多星期,再度挑起了地热开发反对人士及团体的敏感神经,最终政府吊销了该财团的操作许可证。

不过,这一事件并未让智利打退堂鼓,该国政府称“地热开发热情已经燃起,且勘探进程开始加速”。目前,智利已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66处地热勘探点,其中42处正在审批,还有24处正在研究中,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地热发电站建设规划。

环保组织AcciónEcológica负责人路易斯·马里亚诺·伦登指出,地热发电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这可能会对那些本就缺水的干旱地区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和新西兰的合作,智利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信心,称绝对有能力复制新西兰的地热开发热潮。过去7年,新西兰相继成功开发了7个地热项目,总装机达550兆瓦,并在这些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成为智利学习的方向。新西兰地热咨询和推广协会负责人伯纳德·希尔指出,新西兰约15%的电力来自地热。智利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第二地热大国。“与智利携手发展地热,将进一步丰富新西兰的勘探和开发经历。”他说。

据了解,全球第一座湿蒸汽型态地热发电站——威拉克电站(Wairakeipowerstation)就诞生在新西兰,这座位于新西兰北岛罗托鲁阿-陶波地热区的电站开发于1950年,1958年正式投产,是仅次于意大利格尔雷德洛的全球第二大地热发电站,有气井100多口,其中60口用于发电,目前仍在运营中。

托鲁阿-陶波地热区是全球3大地热区之一,也是新西兰四大地热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气井中喷出的“湿”蒸汽含80%的水分,最高温度可达300℃以上。

业内普遍认为,国情不同需求也不同,智利没必要复制“新西兰模式”,应该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智利模式”,丰富的地热资源有望帮助该国实现能源自给,目前智利将近70%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

萨尔加多曾明确表示:“缓解能源依赖进口的方案很多,但地热显然是最直接、最便捷的一个。”他正在鼓推政府尽快制定地热资源开发法案以降低地热勘探投资风险。

智利能源部可再生能源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可再生能源为智利全国仅提供了5%的电力供应。

相比之下,2011年新西兰国内将近77%的电力需求都来自可再生能源。目前,智利国会正在探讨2024年将可再生能源供电比例提高至10%的提案,有分析师认为,只要技术和人力跟得上,15%-20%的目标也可以实现。

智利官方数据显示,该国拥有1.6万兆瓦的地热发电能力,而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约16970兆瓦。(王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地热发电查看更多>电力装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