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在开发利用前 先要尊重河流天然属性

2013-05-30 15:14来源:长江商报关键词:小水电水电开发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国家环保部通过了双江口水电站项目的环评审查,同时也承认该项目会破坏环境,影响当地植被和稀有鱼类。这个中国最高水电站项目通过环保部审批,一时间引发很多环保人士的关注。

而在此前,湖北神农架林区,这块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也是我们华中地区的“生态高地”,被媒体曝出100座水电站跑马圈之困。

相比火电,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小,但这种高强度、密集型的建设水电站,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操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势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记者探访香溪河水环境和生态情况后,就一些问题与环境地质高级工程师杨勇进行了对话,解读香溪河的生态现状。

农村小水电站,已经失去其最初的公益性

记者:神农架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陡峭地势,使其具备了开发水电资源的天然优势。香溪河流经的兴山县,当时打出“水电起步”的发展思路,开启了小水电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

杨勇:开发小水电站是全国性的,当时有这个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解决农村地区的用电问题,推动各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鼓励各地开采山矿,建立小水电站以及利用山里的木材。

水电原本是地方资源,利用河流的天然沟渠,在支流适当引水发电,并不会破坏河流的原有特性。政府鼓励开发这种资源,缓解整个国家电力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本来值得鼓励。但因当初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比较模糊,后来出现了在干流截水发电、筑坝、蓄水、打隧道引水等各种改变河道天然属性的发电方式,甚至引发一些河流的断流,这是很让人怀疑其科学性的。而且,有些地方水电站,甚至只是开发商为了赚钱而建立的,已经失去了印象中农村小水电站公益性的目的。而且在利益驱动下,开发商急功近利,没有考虑开发的合理性和长远科学性。

记者:在干流筑坝蓄水发电以及在山体中打隧道引水发电等各种形式,对河流和整个生态有什么影响?

杨勇:在河道干流蓄水引水发电,很容易引发河流的断流而改变河流的天然属性,包括河流的径流量,河床等;第二就是断流后引发河流中的水生生物的破坏,尤其是一些珍稀物种;第三就是公众利益受损,比如有些引水发电河段,引水后导致下游段河流断流,下游居住者会因河流断流而正常生活受影响;第四就是很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一些自然灾害。

记者:2011年,媒体曝光神农架保护区内小水电站多达100座。就在我走访的香溪河东河,某一段河边,连续看到六座水电站。这种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对这块“生态高地”来说是不小的压力。面对发展的需要和环境生态压力,应该怎么把握小水电站的开发利用度?

杨勇: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最好做到尽量保持和维护河流的天然属性,在开发利用时,兼顾环境,一般不要超过一条河流水力资源(水流量)的60%。不应该因为这个数据而钻牛角尖或者打擦边球。在实际开发利用中,应该以每条河流的特性、地质生态以及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综合情况而定,要规划一定的开发原则和比例。

比如在神农架林区,首先应该认识到开发林区水资源对整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河流水系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神农架作为华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在开发利用时应该有前瞻性地设定一个开发的底线。其次,开发还应该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是水资源对整个区域的支撑作用,要考虑流域内人口的生活、工业需求,在保证基本需求下,看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大小再定开发利用情况。而且还要兼顾整个上中下游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因为建一个坝,使中间一段河流断流,让沿河居住的人失去生活保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水电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