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实现页岩气“美国奇迹”依然很遥远

2013-06-05 16:3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页岩气天然气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我国已经做了长期准备,但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距离规模化、商业化开采目标尚远。我国实现页岩气“美国奇迹”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资源状况尚未完全摸清。“全球页岩气初评”显示我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认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两种估算都显示出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具体数值差距较大。由于我国至今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因此难以落实较为准确的页岩气资源量水平。另外,我国页岩气藏复杂,资源赋存条件差,且多分布在地形复杂、人口密集的区域,为资源认识、开采带来极大的难度,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考验。

二是技术差距仍然很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表明我国力求突破核心技术制约的决心。利用在煤层气和致密气勘探开发中积累的经验,截至2011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共在15口页岩气井中进行直井压裂试气,其中9口见气,表明我国已经初步掌握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但是,我国仍然没有掌握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这两项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并且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直接制约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我国还必须开发出适合自身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三是能源市场结构不具有竞争性。一方面,民间资本进入困难重重。两家民营企业中标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我国也已经同美国签署了页岩气合作谅解备忘录,我国的石油企业也与国际石油公司建立了页岩气研究合作意向。尽管如此,国有资本依然是我国页岩气产业的最主要参与者,数量少,难以分散巨额投资压力,也阻碍了民间有投资意愿的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天然气管输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天然气管网;并在川渝、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但是,我国天然气管网仍然无法像美国那样完善,且并未像美国那样实行第三方准入制度,而是处在寡头垄断中,极有可能造成管道使用上的不公平。另外,天然气价格处于管制之下。天然气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输配费都由国家严格控制,难以反映实际供需关系,一般都会造成天然气价格偏低,从而打击了企业进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积极性。

四是相关制度不完善。首先,缺乏政策激励。页岩气开发投入大、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如果没有政府支持,一般企业难以进入。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页岩气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总体来说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政策缺位明显。其次,存在矿权重叠问题。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与常规油气资源类似,都是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管理,颁发勘探开发执照。一些分布在常规油气盆地的页岩气矿区难免会形成矿权重叠。第三,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缺位。一方面,针对页岩气开采初期投入高、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点,我国还缺乏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另一方面,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些潜力地区诸如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环境保护也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相应的指导和限制政策。

(作者分别为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