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香港人为什么比台湾人能忍受核电?

2013-06-06 15:58来源:能源关键词:核电站核四核电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相比于台湾轰轰烈烈的反核,香港似乎又过于沉默了。福岛事故也好,台湾的反核运动也好,在这个繁华都市里最多是一块小石子,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引发小小的涟漪。虽然23%的电力都来自大亚湾核电站,大部分香港人对此似乎没有什么概念。

事实上,大亚湾离香港市中心51公里,和核四离台北的距离差不多。但是香港人似乎很少担心大亚湾的安全问题,对于对MadeinChina的商品都不怎么放心的香港人来说,独独对核电站放心,还真有些奇怪。

或许,这是香港人天性中的冷漠,或者说冷静: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只能接受。既然香港要用这么多电,既然需要从内地买电,既然核电已经用了这么多年,就安心用电,然后希望它能安全吧。

这种心态,某种程度上是受英国人影响的。相对于欧洲大陆的国民来说,英国人对多数政治社会问题都要“冷”的多,也更愿意相信专业精英,胜过活动人士。英国人一百多年的统治,而且华人一直处于被动接受英国精英统治的地位,使得他们也感染了这种心态。而台湾社会,则更接近欧陆或者美国。

或者换一种解释,是香港的生活压力太大了,除了拼命赚钱,似乎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想其它的事情。而台湾虽然社会财富不如香港,生活却显然安逸的多。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反核、环保、性别平等,这些都是“后现代”价值,是不愁吃穿、生活丰裕的人才会去思考和倡导的。

只是,说香港还在现代,甚或前现代,总是有点荒诞。或者更中国化的说法是,这里的人们,家园感没有那么强烈。每个人都在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家,但是关上门,就是隔壁也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这个城市太过发达,公共交通四通八达,爬山都有扶梯代步,楼宇有管理员,街道有清洁工,晚上有巡逻的警察,上面有政府,还有中央。普通人似乎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连前任特首都只要求自己“打好这份工”呢。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中,城市本来就是和家园有区别的。不同于欧洲的自治城市,中国的大城市,最基本的功能是行政中心,来这里做官的,即使住了几十年,也不会把这里当作家乡,退休或者辞官之后,还是要回到“籍贯”去。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城市中还有这样的问题:许多愿意在这里定居的,却在法律上无法成为这里的人,而法律上是本地人的,有些却早已移民他处,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在香港,虽然身份认同成为热门话题,也有着一样的问题:香港居民,香港人,香港市民,香港精英,是否就那么一致呢?

在这个意义上,关于环境的思考有着特别的意义。PM2.5也好,水污染也好,哪怕是想象中的核泄漏也好,它们是不看户口、身份的,环境面临的挑战,就是生活在这片家园上的人面临的挑战。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学者 方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四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