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大放权观察

2013-06-09 15:57来源:财经国家周刊关键词: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一届国务院领导人履新之初的承诺开始逐步兑现。

3月17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许诺,在本届政府任期,要把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之后的4月24日和5月6日,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决定取消和下放共计133项行政审批事项。

5月15日,国务院下发文件,除涉及机关内部事项和涉密事项的13项,以及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16项外,其他104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清单公布。

在公布的104个项目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0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项。其中涉及到的部委和部门多达28个。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2001年开始起步,至今持续了12年,此前,国务院分六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然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仍有83.2%的受访者表示行政审批手续过于繁琐,57.8%的受访者认为繁琐原因在于方便审批部门在捞取好处。

鉴于以往经验及现行权力格局,对这一开场轰轰烈烈的放权大戏,社会和市场对其多采取谨慎观望态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政府公信力重建的一大契机和考验。”一位受访专家表示。

发改委“标杆”

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诸多原则要求。

“部门自行削减权力,可能有个把人能自己断臂,但是指望许多部委都这样做是不现实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与行政法室主任周汉华说。这位曾任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组成员的专家表示,高层领导必须动真格,有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动,此事才可行,“在高层压力下,即使部门不乐意削权,也必须服从。”

为推动改革,国务院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具体牵头部门则为掌管编制大权的中编办。

“我们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先跟相关部委谈,你愿意削减哪几项,你如果不愿意削减,给我个理由。再不行,我们请个专家组来评估,专家说可以放,你再不放,没关系,我提交国务院。”有关人士如是介绍改革博弈过程。

改革是否得力,人称“小国务院”的国家发改委则是各界的一个观察标杆。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掌握了各地项目上马抑或停产的裁定大权。当审批准入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时,中央部委对投资性项目松紧的把控,会直接造成产能扩张和收缩的周期。

“不少地方大型项目投资,审批拖上三年五载的并不少见,这期间企业背负的利息就非常高。最终审批下来了,可投产之日往往就是技术淘汰之时。”一位有关部门人士在一次内部发言时谈到。

5月1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当天下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部门动员部署会议上提出,要认清大势,主动作为,要讲大局,吃透中央精神。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对记者坦承,外界存在诸多对发改委是否真正愿意放权的猜疑,“不否认一些司局会对一些减政放权的具体事项存在争议,但是发改委主要领导对于此次减政放权加快机构职能转变势在必行的大势有清晰的把握,从上往下地推进改革确保力度。”

5月15日公布的104项清单中,涉及到发改委的事项共26项,审批核准取消14项,下放至省级相关部门12项。

其中多项事关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城市交通等领域的大型项目投资核准,例如,企业投资年产100万吨及以上新油田开发项目核准、企业投资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上新气田开发项目核准等等。

周汉华表示,这些事项的削减和下放,都具有较高含金量,成为本轮改革的亮点,也加强了本轮改革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效果的预期。

在给市场与地方政府放权的同时,中央部门的行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本轮改革后,中央部门的前置性审批将减少,事中监管将加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对记者说,以前存在用前置性审批替代过程监管的问题,审批搞得很严很难进入,但进来之后没有过程监管,就出现资源掠夺性开发、食品安全问题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