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专家:未来我国或因修水电站进入地震高发期

2013-07-01 14:17来源:环境与生活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站水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鄱阳湖枯水季节,河床干裂,这样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常见。

三大环境问题未被关注

刘树坤总结,长江密集修建水库会带来以下三大环境问题,而我国对这些问题的后果研究得还不够。

第一就是河流变湖泊之后的水质变化。只要变成湖泊,湖泊就会进入自己的生长期,有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进入老年期以后,水就开始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水质急剧恶化。“正常情况下,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比较慢,如果没人干扰它可能要几千年几万年才会富营养化。但是如果有人类的刺激,湖泊可能几十年就进入老年期。”

第二是水温的变化。水库一旦修好,水深一般都有几十米。冬天水库的水温一降,水就变得比较重,最重的是4℃的水,冷水会沉到下面。夏天尽管表面水温度比较高,但也只限于三四米深的水,下面依然是低温水。夏天鱼类需要温度比较高的水,但电站发电放的是下面的冷水,鱼儿未必“受得了”,长此以往,对生态系统破坏比较大。水库的冷水如果用于农田灌溉,也会造成农业减产,“目前这个问题国内重视不够。在国外一旦出了问题,下游居民会要求政府赔偿。”

夏天发洪水的时候,会把长江上游的泥土带进水库。此时水温比较高,水比较轻,会覆盖在水库表层,由于下面的水是清澈的而上面的水是浑浊的,会影响光合作用,对水下一些植物影响比较大。这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重视的第三个环境问题。

鄱阳湖水面缩小和大坝有关

三峡水库建成到现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引起的争议很多。

刘树坤说,长江上游的洪水来了以后带来大量泥沙,过去没三峡水库时,泥沙就送到下游去了,下游河床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稳定下来;现在上游来了带泥沙的水,泥沙都沉到水库底了,放给下游的水都是清水。清水冲刷力很强,一放下去就冲刷河床。“这个事先有预测,我们单位一个专家做过计算,从三峡大坝建成到下游河床能够平衡的时候,河床要下陷4米左右,平均2米。但实际结果比当时预估的严重得多,现在平均下陷4米,深的地方下陷10多米。”

河床下陷影响到鄱阳湖和洞庭湖的命运。刘树坤解释,由于这两个湖与长江衔接,过去到枯水季节,鄱阳湖和洞庭湖来水较少的时候,长江水就会补给这两个湖。现在由于长江的河床下降,枯水期的长江水就进不到湖里了,所以枯水期鄱阳湖、洞庭湖发生湖底干裂、湖面大幅度缩小的现象比较多。

“这样的现象以后会逐渐增多。除非国家要求三峡电站强迫放水。”但让刘树坤担心的是,如果三峡电站放水,但由于整个河床都降低了,得放非常多的水才能把水面抬起来。也有人提出在鄱阳湖修一个闸,以保障在长江水位低的时候,鄱阳湖的水不流出去,“但是如果一拦起来,长江下游的南京、上海的水资源就更紧张了。”

另一个让刘树坤担心的问题是,由于长江水位下降,长江口就会被含盐的海水倒灌,因为过去靠长江水把盐水推到海里,现在长江水少了,海水直接往长江里倒灌,对两岸环境会有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