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主力电源地位不容质疑

2013-07-10 09:4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风电发展风电消纳风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的地方政府过分看重局部、短期利益,而对开发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区在考虑经济发展规划时,往往青睐税收贡献大、回报周期短的投资项目,可再生能源产业并没有竞争优势。

有关专家指出, 以体制机制创新和以价格市场化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仍然滞后,还需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机制环境。并网难成为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大瓶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呈逆向分布,尽管电网付出了很大努力改善可再生能源接入条件,但还未能做到可再生能源并网、传输和消纳工作的统筹协调,限电情况在局部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加强管理部门协调机制也成为大家所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包括能源、科技、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海洋、气象等,目前仍缺乏各个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一定程度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导致了相关项目核准程序较多、管理效率较低。

现有财税、电价制度还有待完善,风电项目增值税转型后,地方开发风电直接收益减少,开发热情大为减弱。现行电价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收购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电网侧的利益,未能有效调动电网企业的积极性。财税、可再生能源电价等政策调整过于频繁,增加了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风险。

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对滞后问题,也将成为影响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重规模、轻质量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过度重视扩大规模和抢占资源,致使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再生能源本身存在能量密度不高的缺陷,一些项目前期工作不够精细,将直接导致项目收益率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进程。

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显著。以风电为例,国外风电场已经逐步实现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国内风电场仍然需要大量运行人员;在相同资源条件下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也相差较大。

在技术方面,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不足等问题也仍然困扰着风电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发展查看更多>风电消纳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