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三一起诉奥巴马开庭 触碰能源投资两条“底线”

2013-07-18 12:02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三一起诉奥巴马风电场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美国能源安全角度看,由于当前风能的技术水平和发电成本的制约,风电目前占发电的比重很小,它在美国只能被视为补充能源而非替代能源。特别是近两年来,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果日益显现,使美国的油气供应不足的状况出现了逆转。原本令白宫忧心忡忡的能源安全问题突然间得到了极大缓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的能源政策中,对发展新能源的舆论调门和扶持力度似乎逊于第一任期。

在奥巴马6月25日发表的关于美国首个气候变化战略的讲话中,再度强调了新能源的重要性。但正如美国媒体所评论的,他仍没有给出落实设想的具体措施,这也意味着,三一等中国企业如果继续投资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要想获得美国更多的政策支持殊为不易。

尽管当前美国推出一系列政策来大力复兴制造业,但三一等中国企业短期内也很难从中获益。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成本控制能力,在技术能力上并不占优。虽然美国经济仍在艰难复苏,但美国的人工成本相比中国仍要高出很多。如果中国新能源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项目缺乏明显的技术优势,不能根据美国市场的需求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产品,即便是在美国鼓励制造业复兴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也未必能够搭上顺风车。

须提前评估风险

在“三一诉奥巴马”案再次开庭的10天前,笔者采访了几位对国际新能源领域有所见解的学者,对于这起案件,他们的看法是:美国市场仍然开放,但一些隐性的阻碍或将一直存在。就像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于洋所说“美国各州大多有新能源发电目标的约束,比如加州就有2020年达到新能源发电比例33%的硬性目标。因此,风电的投资需求仍然是旺盛的。”

那么,积极投资的中国企业是否还会触碰到其他底线?

几位学者认为,至少目前不会存在这样的底线。于洋认为,相反,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不管是能源安全审查还是关税和补贴,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投资都充满了政策不确定性。他建议,企业在做决策时要注意评估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策略。

曾经“看到有商机就喜欢抢滩”的中国企业,将需要考虑更多国际市场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在准备投资策略和预案时就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将种种不确定性纳入决策框架,让企业在投资策略方面,对政策、市场和文化风险产生更强的适应能力。在三一诉奥巴马案中,这或许是比挖掘“底线”更重要的启示。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记者张越月对此文亦有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一起诉奥巴马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